 西貝柳斯《第三交響曲》西貝柳斯《C大調第三交響曲》 賞析聽西貝柳斯《第七交響曲》丨聆聽百部偉大交響曲(30) 1907年創作的《第三交響曲》標志了西貝柳斯的事業、個人生活和藝術發展出現了轉折,也同時預示了20世紀交響音樂發展中的一種廣泛趨勢。
這部新作仿佛是對大自然的感謝和祈禱,是奉獻給生命的一曲贊歌。它孕育自一種美麗的風景與平和的心境,使得自己不得不顯得異常澄清和富于生機。熱情的表述雖然不如前兩部交響曲具有爆發的形式特征,表情豐富和色彩華麗的東西已退居到背景的地位,西貝柳斯借助這種努力獲得了一種有節制同時不失光彩的色調。
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具有樸實單純的民俗舞蹈情趣,兼有一定的幽默感。經過了木管優美的對位組合之后,定音鼓的震音和中提琴長大的樂句引出了副部主題。在發展中迎來了音樂的光芒四射的旋風。 第二樂章是西貝柳斯筆下最單純的交響曲樂章。定音鼓和法國號的持續音引導了弦樂低音揭示出主題的胚芽,之后,長笛吹出了這個樂章的中心主題,并被隨后寫成了一首色彩豐富的樂隊變奏曲。 這部交響曲只有三個樂章,在自由曲式的第三樂章里,詩意化的情緒占據了主導地位,音樂帶有抒情直觀性,內容深刻,曲調豐富,形式完整,簡潔地運用了古典派樸素明晰的表現手法。 雙簧管吹出了略顯憂愁的第一主題,這種在一個長音或數個重復音之后出現節奏清晰、旋律起伏分明的主題,屬于西貝柳斯最典型的主題構造形式,仿佛在他心中產生了某種渴望感之后流動的陣陣詩意。中提琴跟著奏出的第二個主題,用鋸齒狀的旋律表達了一些激動。兩個主題匯合之后,萌發出甜蜜的憧憬。音樂再度互相追逐,力度同時逐漸增大,弦樂的音流令人眩暈。最后經過圣詠般的和中古情調般的段落之后,輝煌的銅管樂將全曲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