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是攝影當(dāng)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代表了對焦以后對焦平面前后可以清晰成像的范圍,基本上稍微接觸過攝影的人都會了解。我們常說的虛化就是指景深外的物體的模糊。 之前我雖然也知道一些基本的操作,例如大光圈虛化、長焦虛化、微距虛化,但都只是一知半解,并不是太了解其背后的原理。這兩天沒事的時候好好想了想其中的原因,弄明白以后隨手畫了幾張草圖,分享出來幫助大家理解。 彌散圓和景深的產(chǎn)生理解景深,首先要了解彌散圓的概念。其實(shí)我們在對焦的時候,只有準(zhǔn)確對焦的那一個平面是真正合焦的,其它平面都不出合焦?fàn)顟B(tài)。合焦平面的點(diǎn),落在感光元件上,就是一個點(diǎn),不會發(fā)虛。 沒有合焦的平面落在感光元件上是一個圓,叫“彌散圓”。距離合焦平面越近,彌散圓越小;距離合焦平面越遠(yuǎn),彌散圓越大。感光元件和人眼的分辨能力都是有限的,當(dāng)一個圓足夠小的時候,看來就是一個點(diǎn),也就是不發(fā)虛的狀態(tài)。合焦平面前后有一段距離的物體呈現(xiàn)出無法分辨的彌散圓狀態(tài)時,就是清晰的,也就是景深的產(chǎn)生(圖1)。 圖1 景深的產(chǎn)生 1.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這點(diǎn)是我們最常用來控制景深的方法,因?yàn)樵趯?shí)際拍攝中,在不想變動構(gòu)圖的情況下,我們能夠變動的往往只有光圈。用圖理解的話很清楚,相對于圖1,縮小光圈可以明顯增大景深。 圖2 縮小光圈,增大景深 2. 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經(jīng)常看到有人用大長焦鏡頭來達(dá)到虛化的目的,下面的圖可以很好解釋。 圖3 焦距與景深 圖4 增大焦距,減小景深 3. 物距越短,景深越淺微距攝影的景深往往很淺,用這個原理就可以解釋。 圖5 物距與景深 圖6 減小物距,減小景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