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園被建筑大師羅哲文稱為“晚清第一園林”,頭銜不小,可如果放到中國園林的“全明星陣容”中去,位置就不顯著了。論壯闊,不如北京的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談委婉輕盈,不如蘇州園林;就連在揚州,聲名也不如個園。然而我卻鐘愛此園,因為千姿百態(tài)的園林中,它的獨特讓人過目不忘。比如說這船廳,在中國園林中雖不罕見,但大量使用玻璃材料的做法卻是少之又少。而且這僅僅是“開篇”而已。 從船廳往外走去,宛若凌波微步。腳下并非真水,而是鵝卵石與瓦片鋪成的地,紋路作“水波粼粼”狀,是中國園林里“旱園水意”的佳作。仔細向“水面”看去,原來還有圖案,比如“松鶴延年”、“如意蓮子”、“九鹿藏松”等圖形,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紋飾,代表著福、祿、壽等心愿。玻璃材質,傳統(tǒng)紋樣,帶來新舊交融的有趣景觀。
船廳兩側有楹聯(lián)曰:“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船為家”——原來這是一個人的家。初來何園時,我曾認為這是一家揚州人的園子。
此園不僅身處揚州,而且揚州風格十足。比如東園北面粉墻上,緊貼著太湖石做成貼壁假山,雖非揚州獨有,卻是此地擅長的。因為揚州大戶的園子,往往建有高墻,既遮擋視線,又顯得呆板。可在一面粉墻上做出貼壁假山時,就把墻變成了一幅畫,人宛如畫中游一般。園子南面還有牡丹廳一座,墻面磚雕自然是牡丹,但花紋有疏有密,枝葉有正有反,仿佛春風吹送,正是晚清揚州的磚雕杰作“風吹牡丹”。
而且何園和其他園林有一個特別的不同之處是它的中西合璧的設計。因為何園為晚清時期的園林,園主人接受一定的西方文化。這點從小姐用餐間、園主臥室和書房等的裝修就能明顯看出來:完全不是傳統(tǒng)中式園林那種老派的古板,而是布置得非常的西化和漂亮(見照片),就現(xiàn)代眼光來看也很洋氣!徜徉在院落里、回廊中,最大的感觸就是:當年能住在這里的人太特么幸福了!!
 何園有四個“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廊”指的是何園的復道回廊,“天下第一窗”指的是復道回廊上的花窗,“天下第一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園池中央的水心亭,“天下第一山”指的是片石山房。

雖然早有耳聞,但前兩個第一在親眼見后還是讓人嘆為觀止。復道回廊分上下兩層,貫穿全園,全長1500多米。就像很多網(wǎng)友說的,在回廊上俯瞰庭院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而且6月間,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穿梭在二樓的回廊間就像走在樹叢中、樹梢上,美極了,是中國園林中少有的景觀。回廊左右分流、高低勾搭、銜山環(huán)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體景觀和全天候游覽空間,發(fā)揮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回環(huán)變化之美和四通八達之妙!中央電視臺做大型立交橋節(jié)目時,把何園的復道回廊稱作中國最早的立交橋雛形。
復道回廊的兩面都開有漏窗,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等,形態(tài)各異,從窗中向外看,窗子如同畫框,在何園的不同角度取景,被稱作“天下第一窗”。繞廊賞景,步移景異,是園林花窗中罕見的極品。
“天下第一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園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一座中國僅有的水上戲臺。位于園東南的片石山房稱為“天下第一山”,在石濤大師疊石人間孤本的腹內,藏有一座石屋。石屋有兩間,東西都有洞門出入,盛夏酷暑,烈日炎炎,這里便成了養(yǎng)心消暑的絕佳之處。 
一個小小的園子,帶來大大的驚喜。因為收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何園是非常的與眾不同,二樓的回廊悠長而大氣,洋派的建筑設計和室內布置太過經(jīng)典,值得去看一看,晚清第一園,脫俗又精致。 

關注每日園林,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