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少陽病提綱

     真誠快樂c9ehmt 2018-05-29

    少陽病提綱的討論主要以少陽篇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為依據。這部分的討論擬分兩個方面。

    1、總義

    (1)少陽病機

    提綱條文其實就是病機條文,這在太陽及陽明篇中已作過論述,既然是病機條文,那它的涵義就關系到整個少陽篇。因此,在這一條上必須多花功夫。為了顯示病機條文的重要性,我們還是給它一個病機格式,就是:“諸口苦,咽干,目眩,皆屬于少陽。”

    (2)三竅的特殊性

    我們看提綱條文中講到三個非常簡單的證,就是“口苦,咽干,目眩”,這樣三個證好像不痛不癢,怎么可以用它來作少陽病的提綱?說實在,就口苦、咽干、目眩這三證的本身而言,確實有些不打緊,但是,我們一想到經典的特性是“一字之安,堅若盤石,一義之出,燦若星辰。”就知道三證的簡單中必然蘊涵著不簡單。

    表法的運用。口苦、咽干、目眩,它主要講了口、咽、目這三竅,現在我們暫且撇下苦、干、眩,看看這三竅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竅者孔穴也,以供出入者也,山川的竅以及人身的竅都不外乎這個出入的作用。既然是出入,那就關系到一個開合的問題。我們看看人身的諸竅中,哪些竅的開合最靈敏,哪些竅的開合最頻繁呢?只有口、咽、目這三竅。而且這三竅的開合是最直觀的,最易于感覺到的。我們說話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過程就是口在不停的開合,而我們的講話,連帶我們進食、呼吸的吞咽動作,這個咽也在不停的開合,只是這個開合稍深了一層。目呢?目的開合更容易感受到。所以,口、咽、目它的一個最大特征,也是一個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特征,就是它的開合性。講開合,開合這個過程的實現,它靠什么呢?它靠一個樞機。開合越頻繁,開合越靈敏,那必然是樞機越靈敏。開合的特征越顯著,必然就是樞機的特征越顯著。因此,談口、咽、目,它實際上把一個什么問題帶出來了呢?它把樞機的問題帶出來了,它把少陽帶出來了。你看口、咽、目,你感覺到它的開合,你感覺到它們在“位”的變化上異常靈活,那這個“開合”,這個“位”的變化從哪里來?當然是從“樞”上來。因此,談一個口、咽、目,便將少陽主樞,便將相火以位的內在涵義活脫脫地呈現出來。還有什么比這個口、咽、目更適合于作少陽的提綱?還有什么比這個口、咽、目更能透出樞機的要義?這時你真有一種非此莫屬的感覺。

    以口、咽、目為少陽提綱,并不是說這三竅就由少陽所主,而是透過這三竅表現出少陽病最最關鍵的機要。醉翁之意不在酒,諸如此類的手筆,不由得你不嘆服。

    (3)苦、干、眩義

    接下來我們看苦、干、眩,苦是什么呢?苦是火的本味,火味為苦。干呢?凡物近火則干,故干者火之性也。眩者則如《釋名》所言:“懸也,目視動亂如懸物,遙遙然不定也。”是什么東西具備這個“遙遙然不定也”之性呢?很顯然,風(木)具備這個性,火具備這個性。因此,談苦、干、眩,并不是說苦、干、眩只限于少陽病所有,而是透過苦、干、眩表出少陽樞機的木火之性、相火之性。

    另外,對于少陽提綱的討論我們還可以引而申之,觸類而長之。比如這個苦的問題,苦于五行屬火,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苦不但屬火味,亦與心相關。而我們稍作深入,就會發現與苦聯系最密切的痛它也與心相關,苦生于心,樂亦生于心。故《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痛苦與心相關,而在五志中,喜樂亦與心相關。痛苦屬心,痛苦生于心,喜樂亦屬心,喜樂亦生于心。痛苦、喜樂與心的這個特殊關系,便將宇宙人生的一個大問題引發出來。

    痛苦本為生理現象,但由于生理與心理的相互影響之深、之大,我們很難將它們分割開來,因此,對于痛苦和喜樂我們完全應該從綜合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問題千千萬,但是,這些千差萬別的問題能不能歸結到一個點上,或者說一個問題上來呢?從最根本的意義,從最究竟的意義去思考,

    這是完全可以的,這個點、這個問題就是痛苦與喜樂,簡稱苦樂。我們可以從縱向來看,也可以從橫向來看,看看人類付之的所有努力是不是都是為了解決這么一個問題。古代的也好,現代的也好,科學的也好,藝術的也好,宗教的也好,是不是都是在這個上面用功,是不是都是為了減少一些痛苦,增加一些喜樂。人類的所有行為,所有努力是不是都是為了這樣一個目的、這樣一個宗旨?至少在動機上,在主觀愿望上沒有一個例外。因此,只要我們從苦樂的問題上去作意、去思考,那就把人類的復雜問題、人生的復雜問題簡單化了,真實化了。將人生的問題簡單化、真實化以后,對這個根本問題的解決,便有了一個直截了當的思考和判斷。

    毫無疑問,解決人的根本問題,使人少苦多樂,甚至離苦得樂,是人類一切行為和努力的動機和宗旨,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而我們從本質上對所有的這些行為和努力作一個劃分,則不外兩類,一類行為和努力是在形而上的這個層面用功,一類行為和努力是在形而下的這個層面用功。物質手段在解決人生根本問題上的能力究竟有多大?而更具體地說,形而下的這個層面就是物質的層面,形而上的這個層面就是精神的層面,就是心的層面。上述這個劃分建立以后,很多問題就十分清楚了,整個現代科學它是在哪個層面用功呢?她在形而下這個層面,在物質這個層面。她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在這個點上,企圖用改造物質的方法來作用人類,用這個物質手段來使人類離苦得樂。物質手段能不能使人離苦得樂呢?當然可以。肚子餓了,給你吃的,身子冷了,給你穿的,饑寒交迫的苦一下子得到了解決。但是,溫飽的問題解決以后,物質手段還能在多少程度上使人離苦得樂呢?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會有感受,感受過了你就應該有思考。百萬富翁、億萬富翁有沒有煩惱,有沒有痛苦,是不是他們已經完全地解決了人生的根本問題?他們已經擁有了太多的物質,已經占有了太多的形而下這個層面,是不是他們就已經完完全全地離苦得樂了?如果不是這么回事,如果他們的人生仍然充滿了煩惱和痛苦,那用物質手段解決人生根本問題的能力就會讓人產生懷疑。

    物質手段在解決人生根本問題的能力上為什么有限?我們回觀前文便能明白,因為人生這個根本問題的根源,人生這個苦樂的根源,它不來自于形而下這個層面,它不來自物質這個層面,它們來自于形而上,來自于心這個層面。因此,用物質手段來著眼這個問題就很難從根上去解決。它是間接的,它始終繞著圈子。在溫飽沒有解決前,在饑寒交迫的這個階段,物質的作用好像很強,但是,這個層面的問題一旦解決了,物質手段的能力就基本達到飽和。再往下走,物質手段所能起的作用便只是隔靴搔癢了。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直截了當,就必須從根本上抓,連根拔起,問題才能真正解決。那么,根在哪兒呢?當然就在形而上,就在心這個層面。筆走于斯,我們才恍然大悟,傳統的學問,傳統的儒、釋、道為什么都強調“修心”?修心是為了什么?為什么都把在形而上這個層面、心這個層面的用功放在第一位?原來就是要解決這個人生的最根本問題。你看《老子》,他不叫你去追求物質,他不叫你去不斷地豐富這個物質手段,他叫你“知足者樂”。為什么呢?因為他已經參透了,他知道這個人生的樂不可能最終從物質這個層面得到,在物質這個層面上只要你不知足,那千萬、億萬的家產、身價你也不樂,你也可能痛苦。因此,沿著物質這條路,沿著形而下這條路,你就是走到天上去了,走到太空,甚至外太空,人生的這個根本問題你還是沒法解決。到時醒悟了你還得回頭,你還得走形而上這條根本的道路。老子的致富之道。老子看清了這一點,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他不鼓勵人們走物質探索的這條路,在這條路上他告訴你知足就行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你干嗎要去干吃力不討好的事?從這個層面你去看中國為什么沒有率先走向現代化這條道,為什么沒有率先走向物質發展這條道,也就不足為怪了。

    對中醫的認識,尤其是對中醫價值的認識,我們不能光局限在幾個病上,應該放開來看。古人云: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從少陽提綱條文的討論,從對苦這樣一個問題的引申,我們看到中醫的內涵確實包括了上述三個層次的東西,只看你能不能真正地把握它,受用它。

    2、別義

    (1)五竅之特點

    少陽提綱條文談到口、咽、目三竅,這使我們想到五竅的問題。五竅即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肝開竅于目。竅是什么?《說文》云:“穴也,空也。”《禮·禮運》曰:“地秉竅于山川。”《疏》謂:“謂地秉持于陰氣,為孔于山川以出納其氣。”綜《說文》、《禮經》所云,竅就是山川中的孔穴,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山洞,這些孔穴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出納地氣。地雖然屬陰,雖然藏而不瀉,但它也要交換,與天交換,與陽交換。它也要有呼吸。這個交換,這個呼吸就是通過位于山川的孔竅來進行的。可見自然天成的每一樣造化都不是沒用處的,都不會閑置,只是你沒有認識到。認識到上述這個“竅”的涵義,我們來看五藏的竅就非常清楚了。何以藏有竅而府無竅?首先在中醫里只有五藏有竅,六府沒有竅。為什么呢?六府屬陽,五藏屬陰,六府應天,故瀉而不藏,五藏應地,故藏而不瀉。應天則本就空靈,何需有竅?應地則實而厚深,故需有竅以供出納。所以,我們一再強調中醫理論它的基礎很深厚,它的背景很深厚,而這個深厚處就是自然。因此,談中醫你處處在在都不要忘記自然。你道法自然了,你的理論的根基自然就深厚了,你的層次也就自然地上去了。你對這個理論就會堅信不移。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你心中有數,了了分明。像這個五藏主竅的問題,一聯系到自然,你就很清楚了。

    另外一個問題,我們看肝、脾、肺、腎這幾竅,這幾竅皆符合于《說文》、《禮經》所給出的竅的涵義,即皆位于山川(頭者身之山川也),皆具空穴孔竅之性。而且在這幾竅中,肝竅目、腎竅耳、肺竅鼻皆分左右兩竅,脾竅口雖不分左右兩竅,然由上下兩唇相構,且諸竅皆直通于外。惟獨心之竅不具這個特性,它既不直通于外,亦非空穴之竅,且不分左右、上下,而為一獨“竅”。五藏之中,肝脾肺腎諸藏皆實,而其竅卻虛;心藏本虛,而其竅卻實。五藏之中,心為君主。君主為孤為寡,故無有左右,無有上下。余則為百官而有左右、上下之分。五竅的這樣一個特性,既使我們看到了自然的一面,也使我們看到了社會的一面,二者似不可分。

    (2)九竅之布局

    談完五竅的問題,接下來我們看九竅。泰卦的格局。九竅即二耳、二目、二鼻、一口、一前陰、一后陰。九竅的布局很有意思,雙竅的有三,單竅的亦有三。雙竅的耳、目、鼻居于上,單竅的口、前陰、后陰居于下。雙竅之構成恰似易卦之陰爻(--),而單竅之構成則恰似易卦之陽爻(—),且雙數偶亦為陰,單數奇亦為陽。上三陰是為坤,下三陽是為干,上坤下干是一個什么卦象呢?正好是一個泰卦。所以,九竅的布局就正好構成一個天然的地天泰卦。而連接這個地天的又是什么呢?就是處于口鼻之間的人中。

    人中的意義。人中的稱謂過去我們也許不理解,它不過是鼻口之間的一個溝渠,為什么要叫人中?其實人中的這個稱謂,甚得中醫的三昧。它就像是一個機關,這個機關解開了,中醫的許多東西就能一目了然。何謂人中?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其中矣。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胃。因此,鼻口實際就是天地與人身的一個重要連接處,天氣通過鼻與人身連接,地味通過口與人身連接。經云:“人以天地之氣生。”人何以天地之氣生?天地之氣何以生人?顯然這個口鼻擔當了重要的作用。而鼻為肺竅,口為脾竅,肺主乎天,脾主乎地。故鼻口者,天地之謂也。即以鼻口言天地,那處于其間的這道溝渠不為人中為何?因此,人中的這個稱謂非它莫屬。

    《素問·六微旨大論》云:“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研究人氣交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什么是氣交呢?氣交就是指天地的氣交,陰陽的氣交。天氣要下降,地氣要上升,陽氣要下降,陰氣要上升,天降地升這就氣交了。氣交了就有萬物化生,氣交了就有人的產生。故曰:天地氣交而人生焉。天地氣交,乾天之氣下降,坤地之氣上升,這是一個什么格局呢?這正好是一個泰卦的格局。所以,人身這個九竅的布局,它要三個雙竅在上,三個單竅在下,這就正好體現了天地的氣交,就正好體現了泰卦這個格局。這好像是巧合,又好像不是巧合。總之,造化的奇妙著實令人贊嘆。天地要氣交,陰陽要氣交,這個氣交的過程總要有一個通道,而人中生就的是一個溝渠,這樣一個結構就正好可以作為氣交的通道。有諸內必形諸外,人中這個通道雖然是外在的,但它必然反映內在天地氣交、陰陽氣交的情況。因此,人中的這個結構,人中的這個長相就非常的重要。相家看人中可以看人的壽元,為什么呢?因為人中的結構反映了人體氣交的狀況,“言人者求之氣交”,人的身體狀況,人的健康,人的長壽,它由什么來決定呢?就由這個氣交來決定。氣交好的人,你當然就有了健康和長壽的基礎,氣交不好,天地之氣不生你,四時之法不成你,你從哪里去找健康?你從哪里去找長壽?基礎沒有,根基沒有,你沒法獲得健康和長壽。所以,看人中實際上就是看氣交,看氣交實際上就是看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你都看到了,那你為什么不知道他的壽命,當然就知道了。因此,大家不要以為看相就是迷信,孫真人要求一個大醫必須精通諸家相法,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只需管家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你從基因去了解一個人的生命狀況,去了解一個人的壽命長短,那我為什么就不能從人中去研究、去了解呢?難道從基因看出的就是科學,從人中看出的就是迷信嗎?我看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怎么只許官家點火,不許百姓點燈呢?重要的應該來考究它能不能看出?能不能看準?如果看不出,看不準,你又說能看出,能看準,那當然是騙人!當然是迷信!倘若他能看出,且又能看準,與基因研究的結果不相上下,那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條件,卻能與一個高科技的、復雜的方法所得出的結果相近,甚至相符。單就這個事實就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就足以讓我們對這個簡單的方法刮目相看。簡單了難道就不科學,難道就注定是土氣、是樸素,難道就登不了大雅之堂。讓我們看拉丁的一則箴言:“簡單是真的標志。———Simplexsigillumveri.”科學所要追求的是什么?難道不是這個“真”嗎?簡單的其實就意味著真,越真的就越簡單,越簡單的就越真。復雜了那是沒辦法,那是不得已,而復雜了往往容易失真。

    《老子》講:“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個簡不簡單,真是夠簡單。可正因為這個簡單,它透發出真實。人生的真實,社會的真實,都包含在這個簡單里面。可就因為這個簡單,“天下莫能知,天下莫能曉”。人性是不是都有喜復雜的一面呢?本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可人總覺得這樣簡單不過癮,還是復雜一些好。你摸脈摸出這個病來,他覺得不保險,不放心,還是要搞一些現代手段的檢查。另外,現在你開醫院如果就是望、聞、問、切,就是開幾劑中藥,即使你把病人治好了,那你的醫院也要倒閉。為什么呢?經濟在制約你,你的經濟指標上不去,醫院怎么能開下去?除非你到國外去開!所以,你必須開大量的檢查,也必須上西藥。這是現實,中醫也還得食人間煙火吧,那你就得隨行就市。

    人為天地氣交的產物,這一氣交就變成泰的格局,而九竅的布局就正好符合這個格局。天地氣交通過什么道路進行呢?通過人中這個道路進行。故人中之道宜深、宜長、宜廣。人中深、長、廣了,那么,它所代表的這個內在的道也必然會深、長、廣,這就為氣交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氣交好了,生命當然就會長久,這是必然的道理。掐按人中為什么可以起死回生?人昏過去以后,人的生命危急的時候,很多人都知道去掐按人中。許多人就因為這一掐,蘇醒過來了,轉危為安了,為什么呢?氣交的道疏通了,打開了,氣交恢復了,生命也就自然回復到原來的狀態。人中是不是一個重要的機關?人中這個稱謂是不是真透著中醫的三昧?大家可以思考。

    (3)否極泰來

    九竅的分布充分體現了泰的格局,泰其實就是宇宙演變到有生命的這個階段的一個標志。而人體的外部結構正好記錄下了這個標志。這便提示我們,要想透徹地理解生命的過程,泰卦便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

    泰卦的布局已如上述,它正好與否卦的布局相對相反。宇宙演變到生命階段的標志。所以,自“易”始,否泰就分別用來表示兩個截然相反的事態。諸如善惡,好壞,吉兇,小人君子等。而泰卦當然代表著好的一面,否卦就代表著壞的一面。否泰為什么會有這個差別呢?讓我們看一看《易經》否泰二卦的象辭即知。否的布局是干天在上,坤地在下,故否卦卦辭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尚秉和注云:“陽上升,陰下降。乃陽即在上,陰即在下,愈去愈遠,故天地不交而為否。否閉也。”又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人小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尚秉和注云:“天氣本上騰而在外,地氣本下降而在內。愈去愈遠,故氣不交。氣不交故萬物不通而死矣。”由是可知。否之所以為否,否之所以為諸困頓不吉,關鍵就在于天地不交。

    那么泰呢?泰的布局上坤下乾,卦辭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尚秉和注云:“陽性上升,陰性下降。乃陰在上,陽在下,故其氣相接相交而為泰。泰通也。”又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由是亦知,泰之所以為泰,泰之所以為諸通達吉亨,其關鍵就是天地交通。

    疾病的治療實際上是“否”、“泰”的轉化。由上述否泰二卦的象辭我們可以看到,否泰二卦的涵義非常深廣,有自然科學的方面,有社會科學的方面,也包括了很深厚的人文內涵。這些諸多方面的內涵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去實踐。從自然方面而言,《易·系辭》曰:“天地聗?,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天地為什么會絪缊,男女為什么會構精?其實這就是泰的狀態。而反過來,天地要是處于否的狀態,那就沒法絪缊,沒法構精了。沒法聗?,沒法構精,就不可能有萬物的化醇,萬物的化生。沒有化醇,沒有化生,生命怎么得以誕生?即便是誕生了,又怎么能夠健康的維持下去呢?所以,我們將生命的產生,以及生命過程的諸多正常和不正常態作一個根本意義上的歸納,其實它就是一個否泰的問題。否代表著不健康態,也就是疾病態,而泰當然就代表著健康態。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醫學的一個很根本的目的實際上就是實現由否至泰的轉變。

    否是乾上坤下,由于處在這樣一個狀態下,天地不能交通,陰陽的氣交不能很好地實現,五藏的元真不能很好地通暢,因此,人的諸多疾病其實就是由這個因素漸漸演變而來的。那么,怎么實現由否向泰的轉變呢?一個就是要設法使乾陽下降,另一個就是設法使坤陰上升。而這兩個方法孰輕孰重,以及是否同時進行,則完全取決于引起否的這個因素。在天地絪缊,男女構精以后,生命本來應該處于泰的狀態,健康的狀態。而現在為什么會淪入到否的狀態上來呢?說到底還是陰陽的問題,還是升降的問題。一方面乾陽太過,升而不降,可致否的形成;另一方面坤陰太沉,降而不升,亦可致否的形成;而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如果調節升降的樞機出現問題,就更容易導致否的形成。當然有的時候引起否的因素是綜合的,是錯綜復雜的。

    由否轉泰的具體過程,反映在太陽篇的痞證里,這個“痞”其實就是上述“否”的狀態在人身上的一個具體表現。痞應該有非常多的表現,可是在《傷寒論》里卻把這諸多的表現集中在一個“心下”,謂之“心下痞”。為什么要將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證用“心下”來表述呢?心下不是講五藏的心下,而是指劍突以下,腹以上的脘域,這個脘域稱為心下,這個脘域正好是脾胃所居。脾胃在這里有什么意義呢?它的一個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升降之樞紐。如果脾胃出現問題,那升降就必然會有問題。升降出現障礙,天地之氣怎么相接相交,這便有了否的形成。所以,一個心下痞其實已把形成否的這個癥結道明了。

    對于痞證的治療,《傷寒論》用的是瀉心湯,共計有大黃黃連、附子、半夏、甘草、生姜等五個瀉心湯。治痞為什么要用瀉心湯呢?瀉非言補瀉,瀉者言其通也。心即上述之脘域,即上述之脾胃,即上述之升降樞紐所居處。這個地方閉塞了,不通了,升降怎么能夠正常的進行,這就會有痞證的發生。故瀉心者,決其壅阻,通其閉塞,使復升降也。升降得復,則升者降之,降者升之,自然轉否為泰矣。因此,瀉心湯實際上是一個轉否成泰之方。以上述諸瀉心湯而言,大黃黃連瀉心湯者,降陽之方也。舉凡陽明胃不降則乾陽不降,乾陽不降而生否者,宜此大黃黃連瀉心湯。服之令乾陽下降,自成泰之格局。半夏、生姜、甘草諸瀉心湯者,降陽升陰之方也。舉凡陽明胃不降則乾陽不降,太陰脾不升則坤陰不升,乾陽不降,坤陰不升而致否者,宜此諸瀉心湯。方中所用芩連,即降陽也;所用參、姜、草、棗即升陰也;半夏則開通閉塞,交通上下也。服之自然陽降陰升而轉否成泰。附子瀉心湯亦為降陽升陰反否為泰之類。

    轉否為泰的典范。否者閉也。閉則天地不交而否。瀉心湯能通其閉塞,交其天地,故用之而能“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用之而能“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瀉心雖只五方,若能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則何愁不能于天地間立此瀉心一派,以掃蕩諸疾哉!建立瀉心一派。曾記去歲治一藏族同胞,肝病下利之后,胸中熱如火燎,腰以下冷如冰雪,經某縣醫院西醫治療,下利得止,而余證不減。漸至晝而煩躁,夜不安臥。觀此胸熱如燎者,乃陽不得降也;腳冷如冰者,乃陰不得升也。陽不降,陰不升,非否而何?故徑投半夏瀉心湯加肉桂,加肉桂者,以桂配黃連又成交泰之勢(古方有交泰丸即由黃連、肉桂相伍而成)。服之半月余,胸熱漸平,腳冷漸溫,諸證皆除,否去泰來。








    補骨脂丸

    《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120克(炒香)菟絲子120克(酒蒸)胡桃肉30克(去皮)乳香 沒藥 沉香(各研)7.5克

    制法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縱欲無度,下元虛敗,手腳沉重,夜多盜汗。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溫酒送下。

    摘錄《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圣濟總錄》卷五十二: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微炒)2兩,五味子(炒)2兩,石斛(去根)2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熟干地黃1兩,人參1兩,杜仲(銼,炒盡絲)1兩,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菟絲子(酒浸1宿,別搗為末)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氣虛損,骨痿肉瘦,耳鳴心煩,小腹里急,氣引膀胱連腰膝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日午、夜臥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圣惠》卷九十八: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陽起石2兩(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巴戟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石斛(去根,銼)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1兩,覆盆子1兩,天麻1兩,獨活1兩,菟絲子(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1兩,柏子仁1兩,山茱萸1兩,安息香(入胡桃仁搗熟)1兩,桂心1兩,朱砂(細研,水飛過)1兩,龍骨1兩,木香1兩,枸杞子1兩,檳榔1兩,牛膝1兩,蛇床子1兩,麝香半兩(細研)。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中強志,助力充肌。主臟腑久冷,腰膝疼痛,脾胃虛弱,榮衛不調,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圣濟總錄》卷五十二: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炒)2兩,葫蘆巴(炒)1兩,青橘皮(去白,焙)1兩,茴香子(炒)1兩,沉香半兩,檳榔(銼)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臍下(疒丂)刺,腰膝沉重,行步無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圣惠》卷九十八: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5兩(微炒),雄雀兒糞2兩(頭尖者是),熟干地黃3兩,木香3兩,安息香1兩(以胡桃仁搗熟),硫黃2兩(細研,水飛過)。

    制法上為末,煉蜜并安息香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服強力壯氣,輕身明目,補填精髓,潤澤顏色。主男子五勞七傷,久虛積冷,腰胯疼痛,行履無力,脾胃不調,或時自瀉,腎氣乏弱,夢泄盜汗,終日恍惚,情常不樂,風濕外傷,陽道衰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局方》: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4兩(炒香),菟絲子4兩(酒蒸),胡桃肉1兩(去皮),乳香2錢半,沒藥2錢半,沉香2錢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壯筋骨,益元氣。主下無虛敗,腳手沉重,夜多盜汗,縱欲所致。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每日1次。

    摘錄《本草綱目》卷十四引《局方》

    《圣濟總錄》卷五十一: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炒)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菖蒲半兩,遠志(去心)半兩,鐘乳粉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腎氣。主瘖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日午、臨臥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保命歌括》卷十三:補骨脂丸

    處方川萆薢4兩(分4制,童便、米泔、鹽湯、酒各浸1宿,曬干),杜仲(如上制)4兩,破故紙(炒香)3兩,胡桃肉(去皮,另研如泥)4兩。

    制法上為末,不犯鐵器,入胡桃肉,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虛及寒濕一切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干物壓之。

    摘錄《保命歌括》卷十三

    《圣濟總錄》卷一八五: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炒)8兩,松脂8兩,山芋8兩,白茯苓(去黑皮)8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3升,胡桃肉1斤,棗1斤,鹿角膠(炙燥)10兩,桂(去粗皮)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澤瀉1兩,菖蒲1兩,薏苡仁1兩,萆薢1兩,檳榔(煨,銼)1兩,獨活(去蘆頭)1兩,蒺藜子(炒,主角)1兩,蛇床子1兩,生地黃20斤(取汁)。

    制法上為末,煎地黃汁成煎,入藥點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補諸虛,益精壯陽。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奇效良方》卷二十七: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微炒)3兩,牛膝(去苗)3兩,骨碎補1兩,桂心1兩半,檳榔2兩,安息香2兩(入胡桃仁,搗爛)。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入安息香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腳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二十七

    《醫方類聚》卷九十六引《御醫撮要》: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3兩,鹿茸1兩,肉蓯蓉1兩,巴戟天1兩,胡桃仁1兩半。

    制法上為末,胡桃別研如泥,相和,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療水臟,補益腰膝,進飲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茶、酒任下。

    注意忌生冷、油膩、陳物。

    摘錄《醫方類聚》卷九十六引《御醫撮要》

    《婦科玉尺》卷五: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3兩,杜仲3兩,醋牡蠣3兩,五味子3兩,車前子2兩,艾葉1兩。

    功能主治年老人久帶。

    摘錄《婦科玉尺》卷五

    《普濟方》卷一七七引《鄭氏家傳渴濁方》: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1兩,舶茴香(炒)1兩,丁公藤(酒浸)1兩,鹿茸(酥炙)5錢,茯苓1兩,香附子1兩。

    制法上為未,將丁公藤細末,同所浸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30粒,鹽、湯任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七引《鄭氏家傳渴濁方》

    《醫學正印》卷上:補骨脂丸

    處方真合州補骨脂(沉實者)1斤(以食鹽4兩,入滾湯,乘熱浸1宿,曬干;次用杜仲去皮酒炒去絲4兩,煎濃湯浸1宿,曬干,次用厚黃柏去皮蜜炙4兩,煎濃湯浸1宿,曬干),魚膠半斤(剪碎,炒成珠)。

    制法將補骨脂炒香,同魚膠珠磨細末,將胡桃肉去皮半斤,搗如泥,咸錫盆蒸之,取油和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種子。主精寒精清,及老年人陽虛無火。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白湯或淡鹽湯任下,或饑時更1服尤妙。

    注意有火者忌之。

    摘錄《醫學正印》卷上

    《魏氏家藏方》卷六:補骨脂丸

    處方大草烏頭4兩(水浸1-2片,擦洗烏頭皮盡,切片子,控干,每1斤烏頭,用鹽4兩,淹,春、冬7日,夏、秋3日,候鹽味入盡,曬干,慢火旋旋炒,直候色焦褐,取2-3片嚼,如不麻人方用),蒼術4兩(去皮,米泔浸1宿,連泔煮7-8沸,取出,以水洗去泔,切片子,焙燥)。二味用蔥白大者10莖,濕紙裹,煨,切碎,爛研,拌上藥,同淹1宿,焙干,草烏不須蔥淹亦可。川楝子(炮,去核)2兩,臺椒(去目并合口者,蒸1宿)2兩,補骨脂(炒)2兩,巴戟(去心)2兩,桃仁(湯浸,去皮尖,炒褐色,研如油,旋入)2兩,舶上茴香(炒)2兩,白茯苓(去皮)2兩。

    制法上為細末,酒煮面湖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濕流注腎經,漸成下部之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溫酒、鹽湯任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六

    《普濟方》卷一八○引《鄭氏家傳渴濁方》:補骨脂丸

    處方益智仁2兩(去殼,青鹽5錢,炒),川巴戟1兩(去心),補骨脂1兩(凈洗),龍骨1兩(火煅)。

    制法上為末,羯羊腎子去膜并硬心子,細切,入瓦盆內,煮爛如泥,量入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夢遺。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鹽米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引《鄭氏家傳渴濁方》

    《博濟》卷二:補骨脂丸

    處方大木瓜1個(去皮瓤,入硇砂1兩,去砂石,蒸令熟,研爛),補骨脂(炒)1兩,薯蕷1兩,官桂(去皮)1兩,青皮1兩,木香1兩,茴香子1兩,檳榔1兩,荊三棱半兩(醋浸1宿,炒令黃),肉豆蔻半兩(去殼)。

    制法上為末,用木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暖。主脾腎久冷,積氣成塊,或發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鹽湯送下;溫酒亦得。

    摘錄《博濟》卷二

    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經驗后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二七: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1斤(酒浸1宿,放干)。

    制法用烏油麻1升和炒,令麻子聲絕,即播去,只取補骨脂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烏髭鬢,駐顏壯氣。主五勞七傷,下元久冷,一切風病,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早晨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經驗后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二七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葫蘆巴1兩(微炒),胡桃瓤不計多少。

    制法上為末,后用胡桃搗和,調入糯米粥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骨痿少力,腰膝沉重,行步艱難,氣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鹽湯亦得。

    摘錄《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圣惠》卷九十八: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檳榔1兩,硫黃2兩(細研,水飛過),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肉豆蔻1兩(去殼),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1兩,厚樸1兩(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中思食。主脾腎冷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微炒)1兩,木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擯榔1兩,肉豆蔻(去殼)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桂心(去皮)1兩,牛膝(去苗)1兩,干姜(炮裂,銼)1兩,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黃)1兩,硫黃(細研,水飛過)1兩,膃肭臍(酒刷,炙微黃)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1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

    制法上為末,入硫黃研令勻,用白羊腎5對,去筋膜,細剁,入前藥末相和拌了,溲白面裹,煻火中燒令面熟為度,取出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中強力,暖胃思食。主下無虛冷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漸加至40丸。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巴戟1兩,桂心1兩,肉蓯蓉2兩(酒浸1宿,去皺皮,炙干),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石斛1兩(去根,銼),蓽澄茄1兩,干姜1兩(炮裂,銼),牛膝1兩(去苗),木香半兩,肉豆蔻1兩,檳榔3分,蛇床子1兩,茴香子1兩,蓽茇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暖脾腎虛冷,壯腰腳,益顏色。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下亦得。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2兩(微炒),桂心2兩,縮砂1兩(去皮),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木香2兩,安息香2兩(以酒熬成膏),鹿角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

    制法上為末,煉蜜并安息香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損,強筋力,暖腰膝,逐冷氣。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圣濟總錄》卷一八五: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炒)4兩,龍骨1兩,山茱萸1兩,巴戟天(去心)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夢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鹽湯或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圣濟總錄》卷九十: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炒)1兩,楝實(麩炒,去核)1兩,高良姜(微炒)1兩半,巴戟天(去心)1兩,葫蘆巴半兩,茴香子(炒)1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心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溫酒送下;鹽湯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

    《奇效良方》卷二十七: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2兩(酒浸1宿,麩炒,為末),杏仁(湯泡,去皮尖,研)1兩,桃仁(泡,去皮尖,研)1兩。

    制法上和勻,以浸藥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鹽湯或鹽酒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二十七

    《楊氏家藏方》卷十四:補骨脂丸

    處方補骨脂(炒香)1兩,乳香(別研)1兩,自然銅(燒紅,酒淬7遍)1兩,石亭脂(別研)1兩,木鱉子(去殼,取肉,別研)1兩,續斷(酒浸,焙)1兩,烏雄雞1只(去皮毛腸肚肉皆不用,只取血并骨入藥),烏龜1枚(刳去腸胃,如無,用龜甲代之)。

    制法龜或龜甲和雞血、雞骨就砧上爛剁令極細,烈火焙干,為末,稱與前藥末等分,拌和令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接骨止痛,生肌肉,續筋骨。主折撲傷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溫酒、鹽湯任下,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普濟方》卷二二二引《博濟》:補骨脂丸

    別名胡蘆巴丸

    處方補骨脂(炒)1兩,葫蘆巴1兩,茴香子(炒)1兩,檳榔(雞心者,銼)1兩,楝實(去核,麩炒)1兩,巴戟天(去心)1兩,京三棱(濕紙裹,煨令熟,研)1兩,青橘皮(湯洗,去白)1兩,枳殼(去瓤,麩炒),蓽茇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蓽澄茄3分,木香3分,丁香3分,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除桂外,焙干,搗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益精髓,溫中下氣,安五臟,利腰腳,進飲食。主膀胱(疒頹)疝,臍脅冷氣刺痛,脾腎虛冷,小腸氣攻沖。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一方用酒煮面糊為丸,鹽湯送下,女人吃得。如為末,每服2錢,水一半,酒一半,共1小盞,同煎3-5沸,溫酒服之。

    摘錄《普濟方》卷二二二引《博濟》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源于網絡,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东方四虎在线观看av| 成午夜福利人试看120秒| 天天澡日日澡狠狠欧美老妇|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国产成人不卡一区二区| av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成年女人片免费视频播放A| 宅男噜噜噜66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国产精品未满十八禁止观看| 国产资源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6080|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库影成人在线播放| 中国熟妇毛多多裸交视频| 老熟妇乱子交视频一区| 又粗又硬又黄a级毛片| 377P欧洲日本亚洲大胆|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777米奇| 久久国产成人av蜜臀|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欧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免费观看欧美猛交视频黑人|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色偷偷www.8888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