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竹中學 《沁園春·斗酒彘肩》就其緣起來說,極為簡單普通,說的是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任浙東安撫使的辛棄疾,邀請劉過到紹興府相會,劉過因事無法赴約,便在杭州寫了此詞以作答復,但劉過卻寫得非常特別,表現出古詞中極為難得的奇幻美。 全詞內容如下: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 白云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詞的上闋寫劉過想赴辛棄疾之邀,又不能去。前三句表達他的心情與愿望,其余各句和下闋寫原因。 劉過不愧為詞人,他把不能前去的理由幻化如下場景:半途被白居易、林逋、蘇軾拉了回來。蘇東坡說,西湖如西施,或濃妝或淡妝自照于鏡臺。林逋、白居易兩人都置之不理,只顧暢飲開懷。這樣的情景表現的是他的無奈之情。 詞的下闋先寫白居易的意見,白居易說,到天竺山去啊,那里如畫卷展開,寺廟巍峨,流光溢彩。可愛的是東西二溪縱橫交錯,南北二峰高低錯落自云靄靄。接著再寫林逋的主張。林逋說,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飄來,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訪香梅之海。 在這里,不同時代的詩人跨越了時空的界限.相聚一堂。他們的音容笑貌、言談口吻鮮活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表現出劉過的豐富的想象力。有人評這道詞為“白日見鬼”,不是貶抑,而是盛贊此詞所呈現的奇幻閏。 詞到了最后向我們交待,他“徘徊”在“三公”爭辯的誘惑之中。那么,赴約之事,待到雨過天晴再訪稼軒不遲,現暫且在西湖邊徘徊。 到這里我們明白了,無法前去的原因似乎是劉過目前正被杭州湖山勝景所迷戀。本是有事無法赴約,卻說了這么一個情由,而這個情由則敷衍出如此具有奇幻色彩的好詞,不能不讓人佩服。 這首詩極富妙趣,妙就妙在穿越與重設,變單調的原因為細膩的情景,在情景中化用三位詩人描寫杭州風景的名句,為杭州的湖光山色增添了逸興韻致和文化內涵,再現了孤山寒梅的雅致與芬芳.給人美好的想象,極富畫景與詩趣。 可以說,整首詞構思奇巧,表情精妙,實在令人嘆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