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師解升降散 1.升降散,僵蠶蟬衣透表,大黃姜黃清里 2.蟬衣出表,大黃通里。原因: 蟬衣是干擾素刺激分泌,所以專用治病毒內陷,什么麻疹水痘病肝 3.大黃通俯,因感染毒血癥抑制腸道運動,便秘,后者毒素吸收,加重毒血癥,陽明腑實。 4. 僵蠶姜黃,化痰活血。感染淋巴結大,屬痰,普及消毒飲等皆此。如小兒不明原因納差,倒汗,易感冒,立摸其淋巴結,此法甚效。可入蜈蚣,以助姜蠶。 5. 姜黃活血,以感染后白細胞介素六分泌,啟動凝血,西醫所謂高凝狀態,中醫熱弗血淤。 6. 姜黃入血,大黃在氣,已入前述。然何用姜黃?姜黃入少陽,如推氣散輩。但可知姜黃抗病毒,配伍蟬衣,甚有奇效。乙肝也可,不為保肝,為轉陰。此方專治病毒感染!早年攻肝病,要在病毒轉陰,合推氣散,升麻葛根湯。托毒,加升麻以助蟬衣,升麻葛根湯法,30克。助也有淤血重者,穿山甲助姜黃,思考麻疹類方用穿山甲;至于熱毒,白花蛇舌草30-60; 毒甚,淋巴結腫不去,加蜈蚣助姜蠶化痰毒;腎虛,桑寄生,此藥與僵蠶均是寄生之藥,抗病毒;氣分,黃芩,何以不用石膏?石膏解熱,黃芩抗病毒,合大黃涼隔法,合姜蠶普濟法;夾濕,薏仁90.為何?抗病毒!所有加減,每個藥皆有傳,不可亂換。法是基礎,藥才是秘密。 問曰: 剛看了您大講堂,很受啟發,其中一用麻黃附子治療惡寒的醫案,沒提及脈,假如脈為沉而躁數,李老師,趙紹琴老師常處以升降散類清透郁火而取效,即火郁發之。這種情況您用激素如何闡釋呢?謝謝! 答曰: 平脈法沉脈對應兩藥,無力附子,有力大黃,此屬大黃。躁數為熱,不當沉,今沉,火郁故也,升降散主之。此方有較好的誘生干擾素作用,病毒感染常用。為何?透表之藥,多誘生干擾素,故疹痘用之,防其內陷。此種發熱,若非高熱,急需降溫者,激素不宜。何故?不利于控制病毒感染,總以出表為宜。至于升麻葛根湯,無里實,自氣分托出,有甘草,不使壯熱。甘草量小,尚可誘生干擾素,用之無妨。量大(30-60克),則以其類激素作用,雖可抗炎解熱解抗毒抗休克,但感染未有控制者,總需斟酌,以其免疫抑制,不利于清除病原故也。甘草健胃,可小量服用,1-3克,若以調和,3-6克可以,再說補益,6-9克無妨,至于退氣分虛熱,或防姜附之溫,9-18克無妨。若苦參之類,18-30克可矯其味,若取其免疫抑制,30-60克,單刀直入可也,唯需配伍,以防其不良反應。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