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物料管理,提到庫房,你會想到什么?是雜亂不堪的場景還是井然有序的鏡頭。估計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有點兒頭疼。尤其是對于印刷企業來說,各種物料名目繁多,很難見到管理得井井有條的庫房。 此前,北京日報印務責任有限公司的倉庫管理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不過,值得驕傲的是,我們通過實施ERP系統,并結合ERP系統對庫房進行整改,最終贏得了一個整潔規范的庫房,抽查一些物料的存放位置,可以達到定位100%準確??梢哉f,規范的庫房管理和隨意的庫房管理不僅展現出不同的企業風貌,更嚴重影響著出入庫的效率。下面我們就談一談物料管理需要注意的問題。 如何進行倉庫物料管理 “物料”包羅萬象,客觀存在,但那只是其表現形式,其實我們可以直接理解為:物料就是錢,物化了的錢,而倉庫就是放錢的口袋。錢放在家里不能增值,要通過使用或投資流動起來,才能產生價值。同樣,物料能快速地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效益。當然,錢會丟失,也可能被盜,同樣,物料也可能被浪費、被損壞甚至被盜竊。種種跡象都表明倉庫管理非常必要。 總體來說,物料管理就是管理三項內容(TQC),即時間、質量、成本,這三者彼此牽連,又相互制約。 物料管理的十大原則,對離散型制造業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1.先進先出原則(FIFO):先入庫的物料要優先出庫。2.鎖定庫位原則:某物料固定擺放在某庫位,實物所擺放庫位必須要與EPR系統中的一致。3.專料專用原則:不得隨意挪用對應專用訂單的物料。4.庫存的ABC管理原則:要嚴格控制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也就是要嚴格控制好A、B兩類物料。5.“六不入”原則:有送貨單而沒有實物的,有實物而沒有送貨單或發票原件的,來料與送貨單數量、規格、型號不同的,質量檢驗沒有通過且沒有領導簽字同意使用的,沒辦入庫而先領用的,送貨單或發票不是原件的,均不能辦理入庫手續。6.“五不發”原則:沒有填領料單,或領料單無效;領料手續不符合要求;質量不合格、規格不對、配件不齊的物料;未辦理入庫手續的物料,均不能發放。7.一次性出庫原則:物料出庫必須準確、及時及一次性完成。8.門禁原則:出入人員需進行限制。9.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原則:庫管員要及時整理、記錄、核查賬目、物品,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10.以舊換新原則:對有規定的物料,嚴格按照“退舊才能換新”原則辦理。 庫存管理規范化 針對此前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ERP信息管理系統,我們公司明確了庫存管理的目標,制訂了各項改進措施。 1.制訂庫管員工作規范 在物料正確的前提下,入庫時要把好三關:①數量關,入庫時要點清數量;②質量關,嚴格對來料質量進行檢驗和控制;③單據關,單據不全不收,手續不齊不辦,審核收到的單據與來料是否一致,并及時將數據錄入ERP系統。 保管物料時,要求做到擺放科學,確保質量,保證安全,以及賬、卡、物相符(數量、庫位、狀態必須與ERP系統一致)。同時要及時盤點,總結、規范物料的核銷制度,嚴防浪費,消除呆料及壞賬。要根據不同的生產需求,決定具體的發料方式,確保及時供應生產、保障銷售。 嚴明的制度、反復的培訓及立竿見影的重獎與重罰機制,可以較好地規范倉管員的行為,促進倉庫管理的持續改善,為ERP系統的高效運行提供了保障。 2.改善倉庫管理的四點舉措 ①創新組織架構 成立倉庫三人領導小組,成員應由生產副總、物料部部長、倉庫主管組成。三人小組是公司物料管理的最高權力機構。三人小組通過參加倉庫每周例會,到倉庫現場解決問題,對各種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進行審定,對倉管員、錄單員進行績效考評,以達到管理倉庫的目的。 ②合理規劃倉庫地理位置 倉庫應盡可能與生產現場相連接,減少物料的迂回運輸;倉庫進出門應與電梯相連,并規劃出相應的運輸通道;倉庫內要留有必要的廢次品存放區、物料暫存區、待驗區、發貨區等。另外要特別考慮安全因素,注意通道、照明、防水、防火、防盜等安全設施的設定。倉庫的辦公室應設置在倉庫附近,縮短單據傳遞時間。 ③實行配料制與領料制相結合 生產性物料采用發料制,非生產性物料采用領料制,A類物料采用發料制,C類物料采用領料制。在配料管理上,可嘗試取消各車間原有的物料倉庫,統一由工廠物料部直接管理、統一配送,以便倉管員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提高倉庫的發料速度。 ④借助新技術 除了ERP系統必要的庫位編碼和物料編碼外,把無線射頻技術引入倉庫管理,如使用帶有條碼掃描的手持數據終端進行數據采集,避免人為造成單據填寫、錄入錯誤,提高工作效率。 倉庫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以最低量的庫存、最快速的周轉,滿足生產及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一些管理先進的企業已經引入看板,成立倉庫超市,建立精益物流系統,相信其將改變過去粗放式的倉庫管理,極大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單位為北京日報印務責任有限公司) (請注明來源:印刷工業雜志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