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塢一中2016——2017年度教師績效工資考核細則
南塢校園奇葩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規范學校教職工教育教學工作量管理,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做到愛崗敬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依據《鄢陵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考核細則》,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教師績效工資評價考核細則。

一、指導思想
以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實施為契機,建立科學規范的學校收入分配機制,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杠桿作用,真正做到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激勵廣大教職工愛崗敬業,扎實工作,開拓進取,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目標,努力推進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實施對象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編在崗的教職工。
三、分配原則
1、堅持“不勞不得、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績效工資以工作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分配的主要依據。無論什么原因,只要沒有崗位績效考核結果,就不能參與績效工資分配發放。
2、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績效工資考核分配的全過程公開,切實做到公平、公正。
3、堅持“科學合理”原則。學校績效考核工資分配方案要力求科學合理,績效工資差距不宜過大。
四、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共計100分,其中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其中,“德”占20%,“能”占20%,“勤”占10%,“績”占50%。
德:為人師表、著裝得體、教態和藹,結合課程內容進行教書育人 (標準分20)
能: 指導學生課外活動,主持技能大賽,為師生做專題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講座等 (標準分20 分)
勤: 出滿勤(標準分10分)
績:教育占20%,教學占30%.(標準分50分)
五、發放形式
學校教職工績效工資分上半年(1-6月)、下半年(7-12月)兩次考核造冊,由學校核定公示后報教管辦審批,通過后,直接劃撥到教師個人工資卡上。
六、量化標準
績效考核項目及計分標準:專任教師工作量標準以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規定和學校制定的教師標準周授課工作量為準。教師標準周授課時數是學校確定教師是否滿工作量的依據。教師標準周課時工作量按學科特點確定標準工作量。每位教師在周授課時數下限與上限范圍內不屬于工作量不足或超工作量。教師授課工作量包括:備課、講課、批改作業、輔導答疑、成績考核評定(包括制定學期考試、考查試卷;學生成績登錄)等。
考核方法一
學校實行“滿負荷的工作量”考核法,滿負荷的安排每個崗位的工作,如有富余人員,鼓勵其參加離職培訓、學習、到其它學校掛職鍛煉等,可不納入績效工資考核的范疇;當人員不足時,學校安排“滿負荷的工作量”后,多干的工作按課時加分。
標準班額人數的確定:均以45人為一個標準班。標準班的課時工作量系數為1.0;每超過4人,加0.1分,每減少4人,減0.1分,依次類推。
(一)教師:任課節數(周課時)
1.語文、數學、英語兩個班級或10—12節。
2.思想品德、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信息技術12—14節。
3.體育、美術、音樂、綜合實踐及其它14-16節。其他學科每周14-16節。
(二)行政工作的工作量折算:按學校制定的《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考核合格計算。
1.校長、書記周工作量10課時,副校長周工作量6課時
2.處室主任周工作量6課時
3.兼職會計、保管、出納周工作量6課時
4.教研組長、團委書記周工作量2課時
5.處室兼職教師周工作量3課時
6.兼職實驗室保管員周工作量2課時
學校中層以上干部及其他職務周授課工作量。教師兼任學校中層干部職務的周授課工作量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團總支書記、工會主席、不減少標準課時數。女滿50周歲、男滿55周歲的教師因身體原因需核減標準工作量者,需本人提出申請,學校在有富余教學人員的情況下酌情考慮。
(三)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的工作量,按照教育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執行,即:“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工作量”。
(四)其它工作量:
1.各學科教師除完成以上標準周授課工作量外,還應承擔課間操、課外活動、家訪、教研活動、政治學習和黨團活動等學校組織的相關活動。
2.早自習和晚自習下班工作量的折算辦法。非授課工作量均以課時為單位計算。早自習1次折算為1課時,晚自習下班1次折算為1.5課時。教師的其他日常工作暫不作為非授課工作量計算。
3.學校行政、教輔及工勤人員按學校作息時間實行坐班制。節假日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工作課時加倍計算。教師指導各類活動,每次津貼由校長決定。對學生開展督查指導與指導教師津貼等同。每天值日(值周)行政對晚自習全過程督查指導值日與下班教師津貼待遇等。
考核方法二
學校各崗位工作量,由學校組織人員量化出學校所有崗位周工作量。全體教職工周工作量相加,得出學校各個崗位周工作量總和,除以全校教職工總數,得出學校教職工周人均工作量。教職工周實際工作量除以學校教職工周人均工作量乘以工作量即為教職工工作量得分。計算公式為:
教職工周人均工作量=學校各個崗位周工作量總和÷教職工總數
教職工工作量得分=教職工周實際工作量÷教職工周人均工作量×30分
學校(單位)要合理搭配教職工的工作量,盡量使教職工周工作量均衡。
七、考核辦法
教育教學過程。主要考核教職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工作崗位職責履行情況和安全管理職責履行情況、工作態度、責任心。專任教師重在考核備、教、批、輔、考、研等常規教學落實情況和教學研究及教學研究活動參與情況。要引導教師把教學工作落實在平時,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施素質教育。從事非教學工作的人員的此項考核各校要制定相應的細則。
(一)師德評價標準:教育思想明確,教學態度端正,職業道德高尚。(20分)
工作態度。服從組織、忠于職守,工作積極主動,一絲不茍,完成任務好。遵守工作紀律,服從工作安排,顧全大局,有責任心,愉快接受臨時性工作,不講價錢,積極參加義務活動,得滿分。
1. 教育思想明確(4分)
積極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參加各種培訓和集體學習,主動自學自悟,記學習筆記每學期不少于5000字,不全者視情況減1—2分。每次學習活動無遲到、早退、缺席,并認真做好筆記者得滿分。無故缺席一次扣1分,因事假、病假缺席一次扣0.5分。早退、遲到累計三次扣0.5分,超過三次扣1分。扣完為止。
2. 職業道德規范(10分)
愛崗敬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愛生樂教,言行符合師德規范,熱愛和維護集體榮譽;團結同行,尊重他人,有協作精神、奉獻精神,遵紀守法。經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評價合格者得滿分。每學期結束后進行測評,根據測評情況給每位教職工記德育分,并評選一名文明教職工。有如下情況者扣分:
(1)違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打架、罵人,每次扣1分。
(2)自由主義嚴重,個人言行影響工作秩序、他人工作,造成同志間矛盾,影響團結,有失形象,散布消極言論,諷刺打擊先進,扣1分。
(3)有亂收費,亂訂資料事件,每人次扣1分。
(4)因工作不當,引發家長告狀,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每人次扣1分。
(5)學期內受黨政紀處分和治安處罰者扣1分。
(6)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扣1分。
(7)參加賭博或不符師德規范的行為,每人次扣11分。
(8)故意損壞或丟失公物,除經濟賠償外,扣1分。
(9)教師穿著儀表,舉止不文明者發現一次扣1分。如:穿奇裝異服,穿拖鞋、跨欄背心、超短裙、短褲進教室,戴首飾、染指甲、頭發或重彩濃抹,攜帶與教學無關的物品進課堂,在教室內吸煙,坐課桌,隨地吐痰、扔雜物、接打手機、不關手機,在師生面前說話粗野等不文明行為。
(10)升旗儀式嚴肅認真,無遲到、缺席者,得滿分。曠一次扣1分。事假、病假缺一次扣0.3分。態度不嚴肅不規范,每人次扣0.5分。
3.教學態度端正(6分)
南塢鎮一中
2016年9月
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