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這條分界線為何如此神奇

     老沈閱覽 2018-06-11
              
        
      今天是中國人口日。在中國的人口地理版圖上,有一條重要的分界線——“胡煥庸線”。這條自黑龍江黑河至云南騰沖的直線,于83年前由中國人口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扛鼎者胡煥庸先生提出,不但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在之后的幾十年中,無論外部條件如何變化,“胡煥庸線”依然“巋然不動”。甚至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2億人同時登錄QQ的在線示意圖也印證著這條神奇的分界線。
      那么,“胡煥庸線”從何而來?奧妙在哪兒?它對中國乃至世界又有著怎樣的影響?

      最早由“大數據”得來的
      中國人口地理大發現

      1935年,34歲的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主任胡煥庸在《地理學報》發表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論文:《中國之人口分布》。在這篇文章的末尾,有一張中國人口分布地圖,并提出了一條區分人口稀密程度的界線,一頭是東北黑龍江的愛輝(舊名“璦琿”,今黑河市北部),一頭是云南的騰沖。這條45度傾斜的直線把中國版圖一分為二,線的東南側,國土面積占當時版圖的36%,人口卻占96%,線的西北側,面積占64%,人口只占4%,兩側人口密度相差了40多倍。
      這就是著名的中國人口分界線:“愛輝—騰沖”線(1949年后稱“黑河—騰沖線”),在國際上,命名為“胡煥庸線”。2009年,中國地理學會發起“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評選,“胡煥庸線”名列其中,被稱為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發現之一。
      “胡煥庸線”之所以著名,其中很重要一部分源于其繪制的科學性。很難想象在戰亂頻起、民生凋敝的年代,完成這項工作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據胡煥庸的學生吳傳均院士回憶,當時中國的總人口約為4.75億人,胡煥庸以1個點表示1萬人,將4萬多個點落在地圖上,再以等值線畫出人口密度圖。
      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用手工畫2萬多個點,再計算等值連線,耗費的功夫是驚人的。可以說,“胡煥庸線”是中國地理學家第一次運用“大數據”做出的重大發現。
      更令世人驚奇的是,八十多年來,中國經歷了無數變化,人口從4.7億變成13.8億,經濟規模增量巨大,國家的區域發展規劃和人口政策更是數度適時調整……然而,無論外部條件怎么變化,“胡煥庸線”卻總能“巋然不動”。
      1935年,“胡煥庸線”東側人口占比為96%,到了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時候,東側人口占比是94.2%,1990年第四次普查時東側人口占94.1%,2000年第五次普查時東側人口占93.9%,到2010年第六次普查時東側人口占93.7%。70多年間“胡煥庸線”東側人口占比僅僅減少了2.3個百分點。難怪有人感慨:“其多寡懸殊之持久,有如此者!”

      一條分界線“左右”的不僅是人口分布

      眾所周知,“胡煥庸線”最初是基于中國的人口分布而提出的,然而在此之后,人們又發現了“胡煥庸線”更多的神奇意義。
      在詩人眼里,“胡煥庸線”是邊塞與田園風光的分界線,東邊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西邊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因為“胡煥庸線”是農業與牧業生產區的分界線,也是玉米分布帶的上限。
      在地理學家眼里,“胡煥庸線”是干旱與濕潤生態的分界線。從地形和氣溫看,“胡煥庸線”的西側主要是低溫高寒地區,東側地形相對平緩且年均氣溫較高;從降雨量看,“胡煥庸線”則基本與400毫米年降雨量線重合,這是半干旱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在一項名為“選美中國”的評選中,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分布,在“胡煥庸線”劃出的西北半壁上只占4%,而在東南半壁上卻占到了96%,這與胡煥庸對人口分布的描述不謀而合。
      更令人驚奇的是,“胡煥庸線”揭示的規律在互聯網時代下依然適用。2014年4月11日晚,騰訊QQ同時在線用戶數突破2億。人們發現,根據在線數據形成的QQ用戶分布規律竟與“胡煥庸線”高度吻合……
      “胡煥庸線”兩側為何差異如此之大,胡煥庸先生曾提出三個原因:自然環境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和社會歷史條件不同。其中自然環境因素影響最大,尤其是氣候。
      現在認為“胡煥庸線”是我國東南季風的影響范圍的分界線,而在1230年以前,氣候形勢并不如此。1230年-1260年的氣候突變,基本奠定了中國的現代氣候特征。由此時期開始,各種旱澇災害特別是大洪澇災害空間頻率分布的走向與“胡煥庸線”日趨吻合,越到近代越明顯,“胡煥庸線”表現出了中國的現代氣候特征。受氣候變化影響,中國人口分布也逐漸形成沿一定界限流動遷徙的特征。也就是說,“胡煥庸線”和中國的人口分布規律很大程度上是氣候變化的產物。

      “胡煥庸線”能否突破是中國城鎮化的重大命題

      去年,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顯示,自1935年至2010年的近80年來,“胡煥庸線”西北部人口平均密度已由2人/平方公里增長到了近16人/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為之前的8倍;而“胡煥庸線”東南部平均人口密度由107人/平方公里增長至303人/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為之前的近3倍。
      專家還指出,中國當代新的人口格局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新的格局特征表現為“胡煥庸線”東部人口密度由整體的相對均勻轉向目前越來積聚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不均勻分布,反映了由農業人口分布格局向城鎮化人口格局的轉變。
      近年來,中國老齡化的問題正在加劇,勞動年齡人口逐漸減少,人口紅利將會消失,這些都對我國下一步人口戰略的實施提出新挑戰。而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胡煥庸線”以東的剩余勞動力將日益減少,以西的剩余勞動力資源將得到開發利用,但西部的人口總量不大,這必將影響到未來中國的發展。而這,也正是“胡煥庸線”的限制或者挑戰。如何從源頭上解決這一不均衡性,突破“胡煥庸線”東西兩側人口密度的巨大差異,成為近年來中國人口與城鎮化發展的重大命題。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葉大年院士認為,“胡煥庸線”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也會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穩定,但依然可以通過積極的政策引導和合理的空間組織,助力中西部地區實現更好質量的城鎮化和更高水平的現代化。
      對于“胡煥庸線”的“打破”和“突破”,中科院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錚認為,前者主要是指改變經濟布局,而后者強調的是改變自然背景。“突破”是“打破”的基礎,所以要先研究“突破”問題,在自然背景改變的前提下,經濟布局可能會自然地突破某些約束。特別是西部某些水資源條件好的地方,可以通過初始化適度聚集人口與產業,形成某些產業樞紐城市,突破經濟格局,從而打破“胡煥庸線”鎖定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的現象。
      (本文綜合自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時報》、中國社會科學網、搜狐網等)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精品人妻二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国产成人乱色伦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九九电影网午夜理论片|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jizzjizz少妇亚洲水多|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丁香| 99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下|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米奇|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内高清|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 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青草|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精品|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不AV麻豆| 国产小受被做到哭咬床单GV|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唐人社视频呦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韩国|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视频一一二区|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