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食以安為先,中國的菜系也分了幾大種。 我們在深圳,接觸到最地道的當然是粵菜。 粵菜,在匯集廣東各地優秀民間美食基礎上 不斷吸取我國各大菜系之精華, 燒鵝、叉燒、香芋扣肉、賽螃蟹、 沙茶牛肉、蘿卜燉牛腩、 避風塘炒蝦、廣式羊肉煲、珍珠肉丸、 廣式脆皮燒肉、香煎芙蓉蛋、鐵板鯧魚...... 這些都是我們常吃的粵菜美食。 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粵菜中的經典! 說的不全 知道的請在評論區交流 ▼ ▼ 秘汁叉燒 又叫蜜汁叉燒,是廣東省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于粵菜菜系。蜜汁叉燒可以插在豬腹內燒,用暗火以熱輻射燒烤而熟。 也可以直接用火烤熟,并在面上涂抹飴糖,使其在燒烤過程中有分解出來的油脂和飴糖來緩解火勢不致干枯,且有甜蜜的芳香味。絕對是值得品嘗一番的美味佳肴。 ▼ ▼ 東江釀豆腐 廣東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的名菜。久負盛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 傳說釀豆腐源于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面粉,將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面粉裹著肉餡。因其味道鮮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 ▼ 八寶冬瓜盅 冬瓜肉鮮嫩柔軟,味清香,是夏季時令湯菜。將整個冬瓜洗凈,瀝干水分,隨后切取一端,呈茶盅狀,挖去瓤子,蒂部削平,口部周圍切鋸齒紋,口朝上擺放在碗中。 取瓦缽1個,放入瘦肉、雞肉、火腿、對蝦、香菇、玉蘭片、干貝,再加精鹽、味精、熟豬油、適量清水,用旺火上籠蒸1小時,至肉質軟爛。將蒸好的配料同倒入冬瓜盅里,加入蓮子,用旺火上籠再蒸25分鐘即可。 ▼ ▼ 白切雞 粵菜廚壇中,雞的菜式有200余款之多,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深受食家青睞。 廣東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雞的習慣,但湛江人尤其喜愛白切雞,它是湛江人節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 本地人做白切雞一重選雞,二重煮雞,三重配味。所選雞均為本地細骨農家雞,煮雞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茸。本地之白切雞均肉嫩骨香,十分可口。 ▼ ▼ 上湯焗龍蝦 上湯焗龍蝦是粵菜的代表之一。龍蝦是蝦中極品,營養十分豐富,上湯焗龍蝦以龍蝦為主料,配以高湯制成的一道海鮮美食。 此菜肉質潔白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營養豐富,特別適合滋補食用,在許多婚宴中常常被用到,也是宴席菜經典之作。 ▼ ▼ 紅燒乳鴿 紅燒乳鴿是廣東名菜。乳鴿的肉厚而嫩,滋養作用較強,鴿肉滋味鮮美,肉質細嫩,富含粗蛋白質和少量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先把鴿子用鹵水浸至入味,再放進滾油生炸。 由于皮脆肉滑,甘香鮮美,幼嫩可口,油而不膩,色香味俱佳,被推為上品佳肴,極具廣府特色。 ▼ ▼ 糖醋咕嚕肉 糖醋咕嚕肉又名“古老肉”,始于清代,當時在廣州的許多外國人都非常喜歡食用中國菜,尤其喜歡吃糖醋排骨,但吃時不習慣吐骨。 廣東廚師遂以去骨的精肉加調味與淀粉拌和制成一只只大肉丸,入油鍋炸至酥脆,粘上糖醋鹵汁,其味酸甜可口,受到中外賓客的歡迎。 外國人發音不準,常把“古老肉”叫做“咕嚕肉”,因為吃時有彈性,嚼肉時有格格聲,故長期以來這兩種稱法并存。 ▼ ▼ 老火靚湯 老火湯又稱“廣府湯”,即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以慢火煲煮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 廣府人喝老火湯的歷史由來已久,這與廣州濕熱的氣候密切相關,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長年以來,煲湯就成了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與廣州涼茶一道當仁不讓地成了廣州飲食文化的標志。 ▼ ▼ 廣州文昌雞 是粵廚傳統名饌“金華玉樹雞”的姊妹菜。最開始的時候用的是甚有名氣的海南省文昌縣出產的雞。 據悉,當年廣州酒家派出數位名廚前去當地考察,品嘗后發現文昌雞肥美肉厚,名不虛傳,美中不足的是雞骨過硬,食用不便。 經過一番研制,將其去骨斬件,拼以金華火腿、珍肝、時令菜遠等,食來皮爽肉滑,別具風味。因雞來自文昌縣,廣州酒家又剛好坐落在文昌路,“廣州文昌雞”由此得名。 ▼ ▼ 明爐烤乳豬 廣東的燒乳豬有兩種方法。一是燒成光皮的,用火較慢,燒時涂油較少。 二是將其燒成化皮的,以旺火燒,過程中不斷涂油,成品皮色金黃,芝麻般的氣泡均勻分布,表層大小一致,皮層更為酥脆。 烤好的乳豬要用刀將皮片出(不帶肉),將每條皮片成8塊,共計32塊,乳豬放在盆中,豬皮覆蓋在豬身上,然后配千層餅、蔥球、甜醬和白糖等兩小盤一起吃,風味獨特。 喜歡記得關注小編 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