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說秘籍 2018-06-08 22:45:03
當我考第一名時,我母親對我說:“不要有壓力,這一次已證明你有考第一名的實力!” 我所在的班級,是一個優秀的集體。個人認為,其實班級前二十來名同學,他們都有考上第一名的可能。而這些同學,他們的名次出次上下浮動的情況,都很正常,要以平常心對待。 這份發言稿,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寫的,下面是關于學習和家庭教育的一些觀點,我以我的家庭為例給大家分享一下。 1、關于分數 我的家庭,從來不會因為分數而掀起波瀾。從小到大,父母不會要求我考多少分,但會要求我態度端正,所以在考試后,他們從不會因為我的分數而責怪我。也因此,我養成了在考場上不會有壓力的習慣,做作業時像考試一樣認真對待,考試時也以做作業的輕松心態對待。所以,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我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每次上了考場,只要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就好! 在我們家,分數也不會與物質掛鉤。在父母經濟能力承受的范圍內,他們會給我最好的,這與學習成績也沒有任何關系。我的身上沒有過多的錢,但也不會缺錢。爸媽的理念是,在當今充滿誘惑的時代,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出身社會了能少走很多彎路。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給自己好的生活,然后享受生活! 很多人常會說,“等我長大了”,“等我有錢了”,“等我有能力了”…… 享受生活不是等來的,而是從當下開始。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認真活好每一天。對于現在的我而言,學習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還要交朋友、看電影、適當上網、打扮漂亮、溜小狗、去鄉下陪我奶奶、外婆外公……只有熱愛生活,才能愛自己,才有動力去創造幸福的人生。 3、讀好書 讀一本好書,就像讀了許多人生,汲取了很多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在閱讀時可能沒有明顯效果,但它潤物細無聲,提起筆來文采恍若涓涓細流流出,這就是文化的熏陶,融進了人的骨子里和氣質里。 4、音樂的熏陶 閱讀、音樂和其他的藝術文明,其最終的意義都是讓人感到精神上的愉悅,更深入地說應該是靈魂上的共鳴。 在平時的學習里時間已經緊張,但在上下學的路上,媽媽都會挑一些高雅的音樂在車里放。聽得多了,耳朵也能鑒別出音樂的好壞。而已我還記得,我第一次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音樂素材寫的。 5、讓孩子獨立,有主見 孩子不能一輩子都待在父母的羽翼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必不可少! 比如說在五歲前,我都是媽媽帶著過地鐵收費口。但在五歲后,媽媽把地鐵卡給了我,讓我自己拿著過。剛開始我因為害羞,不敢去嘗試。但我的媽媽說,孩子,你以后總要一個人走的,這些坎都是你人生的必經之路。 6、關于粗心 每次考試后,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這些題我都會做,只是粗心做錯了。 但是我從小接觸到的教育觀念是,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扎實的表現。 細心、沉穩是必備的能力,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這都是必備的能力,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不要以粗心為借口推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