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究竟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呢,來看看一位尖子生母親的心得。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高人一等,可有時結果也許并不盡如人意。家長的教育與學校的教育對于學生而言都很重要,因此當問題出現時,不妨反思一下是否是教育方法出了差錯。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下面就來看一看一個尖子生家長所分享的教育心得。 一個尖子生母親的發言 “大家好,我是王寧的媽媽。 今天能站在這里,是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我的孩子在這次考試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得知成績后,我是這樣告訴她的:班級前二十幾名的同學,時機適宜,誰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 這一次考了第一名,已證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實力。以后不要有壓力,出現名次上下浮動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對待。” 為什么我會這樣說?下面就孩子的學習和家庭教育的幾個觀點和大家探討一下: 考試與分數 從小學開始,我和孩子爸爸是這樣要求孩子的:只要學習態度好,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你。考試,只要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可以。 因為這樣,孩子在考試的時候對分數沒什么壓力,反而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在我們家,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沒什么太大的反響。同時,在我們家,物質也不與分數,成績掛鉤。 在經濟能力承受范圍內的,我會給孩子買,但與成績沒關系。因為,我不想讓孩子養成功利思想,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 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我的孩子說,你父母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答你的父母。 我更正了這種說法,對孩子說:閨女,對父母的報答不必是很高的分數,而是從現在開始,好好活著,好好活每一天。 我始終認為,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重要,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玩游戲放松、去鄉下陪伴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的生活很豐富,也讓孩子的生活充滿了愛,生命之火激情燃燒。 閱讀經典 我在一本書上看過一句話: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閱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 我從去年開始督促女兒閱讀外國經典名著。這之后,我明顯的感覺到女兒的作文更加有文采了。我想,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了閱讀者的生命。還有考試做閱讀題目的時候,都上了一個臺階。 我建議各位家長,不要讓孩子去讀那種快餐書籍,比如各種雜志、童話故事、如何成功,某某速成等,讀書就要讀經典的世界名著。可能孩子剛開始讀的時候會不喜歡,但讀上兩三本,就會不一樣了。 獨立性 從小,我和孩子爸爸就有意識地培養女兒的獨立性。因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人生很多事情可以有很多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長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尊重孩子的選擇,不作負面評價。就是這樣,我的女兒漸漸長大,遇事不逃避,會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粗心 經常聽見有家長朋友說:我家孩子這次錯的題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我是如何做的呢? 從女兒五年級起,我就告訴她: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扎實的表現!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是因為粗心沒考好。也請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這個推脫責任的借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必備的應試能力,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偶爾丟一兩分,可以理解,超過兩分,就是能力還欠缺,學得不扎實。 這就是我的觀點,我的女兒也認同這一點。她現在成績穩定,我想,這個觀點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 培養孩子的能力 我認為,家長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讓孩子去鍛煉,培養自己的能力。怎么判斷什么情況該放手呢?在可控的范圍下。 不要因為覺得孩子做不好就一直代替,可能孩子做只有30分,你替他做,可以90分,但是,請記住,這90分永遠是你的90分,孩子依舊是0分。 反過來,讓孩子去做,過程中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點一下,第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經歷中去學習,去成長。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后超越父母。能力,不親自做,是永遠不能培養出來的。 賞識與自信 我身邊不少家長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經常是不注意賞識孩子的優點,而過份強調孩子的錯誤。我覺得這樣不好。 鼓勵的力量永遠比批評強大,且有效果。贊美和鼓勵要及時,要不吝嗇語言。 批評呢?孩子會犯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一直是就事論事地和她一起分析。從不翻舊賬,克制自己不啰嗦。我和孩子爸爸有一個觀點:犯錯后,改正就好。事情過了,繼續過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負面情緒過分強調和延伸。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各位家長朋友,今天在這里拋磚引玉,和大家分享了我教育女兒的方式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孩子來到世上是一張白紙。青少年時期,需要父母的引導教育,才能讓成長后的人生更加的美麗燦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