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如果你要買一瓶純凈水,完全相同的中國產和日本進口純凈水分別是1塊和2塊(含關稅),你會買哪個? 以下觀點僅適用于普通人,普通人報考的學校是非211,985學校,走的是一條穩扎穩打之路,不求拼搏一飛沖天,但求安安穩穩有所提升。 報考名牌大學的學霸請忽略,畢竟學霸只有5%,全國的名牌大學屬于全國的學霸。 但是各省的中堅力量學校只屬于各省。 去外省讀一般學校好比用加了關稅的價格去買一瓶進口水。性價比實在低。不是一般的低。 舉個例子,河北大學錄取人數在4000人左右,在本省錄取一半,剩下的一半名額分給其他省份。 ![]() ![]() 外省學生想爭的河北的教育資源,靠什么,更高的分數,你來可以,河北省一本線過10分錄取,你外省學生高一本15分錄取,當然這個是相對來說的,畢竟每個省的一本錄取率都不一樣。 這就相當于犧牲一定的分數來突破地方保護主義的關卡。 ![]() ![]() ![]() 上大學為了什么,更多的是為了就業,本地上學本地就業有很大優勢,如果外地上學的話就失去了主場之利。 外省上大學,畢業了同學錄只是個同學錄,畢業各奔東西,本省就不一樣,你的校友網就是關系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關系網發揮作用越來越大。 校友關系網的存在會讓你高效率解決棘手問題。就業,結婚,生子,教育等等問題,如果你是外省,這個關系很難維持,即使維持也是艱難維系,如果兩個人只有單純感情上的交流,那么交流會越來越少,而如果在事業上,或者其他方面互幫互助,那感情越來越穩固。 教育同質化嚴重的今天,你想看看外邊的世界可以去旅游,上大學,還是省內上好一些。 普通學生穩穩地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