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石油出口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九成以上。尼日利亞還是非洲二戰前獨立的三個國家之一(另外兩國是埃及與埃塞俄比亞),他之所以沒有被帝國主義國家殖民,是因為他的頑強抵抗和較為強大的軍事力量。尼日利亞的軍隊發展歷史較悠久,今天我們就來說他的海軍,他的海軍在西非是一點爭議都沒有的第一名,在非洲也是排上名的,僅次于南非、埃及。 尼日利亞海陸位置位于非洲的東南部,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寧,北邊的尼日爾,東北方隔乍得湖與乍得接壤一小段國界,東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幾內亞灣石油資源豐富,尼日利亞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來保衛占他經濟九成的石油資源。幾內亞灣不僅資源豐富,而且還是重要的國際海上航線,主要是大型油輪經過。 尼日利亞在非洲的位置 海軍簡介尼日利亞海軍總數8000人,擁有發達的軍事指揮系統網絡和軍事信息系統網絡。尼日利亞還是非常重視軍隊的發展的,軍事開支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左右,所以就會有很多資金投入海軍購買軍艦。 德制Meko 360h1型護衛艦1艘、美制漢密爾頓級巡邏艦2艘、中制P18N型巡邏艦2艘、尼日利亞國產炮艇3艘、德制炮艇3艘、法制導彈艇4艘、新加坡制海鷹級快速巡邏艇2艘、以色列制近海巡邏艇5艘、新加坡制近海巡邏艇22艘、斯里蘭卡制近海巡邏艇9艘、美制近海巡邏艇15艘、本國產近海巡邏艇30艘、意制布雷艦2艘、美制救援船只4艘、德制Argungu級巡邏艇4艘、英制Makurdi級巡邏艇4艘、訓練艦1艘直升機、意制“阿古斯塔”109型8架、英制韋斯特蘭“山貓”3架。 海軍主力戰艦阿拉杜號護衛艦(號F—89) 阿拉杜號護衛艦是尼日利亞海軍的主力戰艦,由德國漢堡的布隆姆-福斯造船廠建造。 排水量:3360噸最大航速:30節(56.5Km/h)經濟航速:15節(28.5Km/h)艦員編制:195人(軍官26人)雷達和電子系統:Lessey AWS 5對空/對海搜索雷達,Recal Decca 1226導航雷達,Signall STIR消防控制雷達,Atlas Elektronik聲納;電子戰:decoys:兩部干擾彈發射器,Decca RDL-2 ESM電戰系統。 武器裝備:8x奧托馬特 Mk 1反艦導彈發射筒,1x八單元“阿斯派德”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1 x 5英寸(127毫米)“奧托.布萊達”54倍徑艦炮,8 x “博福斯”40mm艦炮,6個魚雷發射管,1個爆雷投射架。 艦載機:1 x Lynx Mk.89反潛直升機。 阿拉杜號護衛艦 漢密爾頓級巡邏艦 “ 漢密爾頓”級巡邏艦上沒有攜帶反艦導彈及防空導彈等武器,而是以火炮為主要的攻擊和防御武器,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其火力就很弱。該級巡邏艦上配備有美國海軍艦艇目前使用的先進中、小口徑火炮及指揮、火控系統,只要不像海軍艦艇那樣在海戰中沖鋒陷陣,艦上的武器系統已足夠用了。 艦首甲板上安裝一座奧托·梅萊拉MK75型76毫米速射火炮,由MK92火控系統提供控制,主要用于防空作戰,也可用于對海攻擊,每分鐘射速80發。艦尾安裝一座MK15“密集陣”20毫米近防火炮系統,用于近程對空防御,可攔截來襲飛機和反艦導彈等目標,每分鐘射速高達3500發。 另外,艦上備有2挺12.7毫米機槍和安裝在左右兩舷的靠后部位的2座(左右舷各一座)MK38型25毫米火炮,共同完成對近距離目標的反擊防守任務。同級3號艦“梅倫”號(WHEC-717)曾一度安裝了“魚叉”反艦導彈,這是“漢密爾頓”級巡邏艦中唯一部署反艦導彈的艦只,但后來由于經費緊張,美國海岸警衛隊拆除了該艦上的“魚叉”反艦導彈系統。也就是說尼日利亞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完全可以安裝魚叉反艦導彈系統。目前尼日利亞海軍擁有兩艘漢密爾頓級巡邏艦,炫號為F90/F93。 尼日利亞漢密爾頓巡邏艦F—90 P18N型巡邏艦 P18N型巡邏艦是2012年4月尼日利亞向中國武漢造船廠訂購的1800噸級外海巡邏艦,命名上P即巡邏艦Patrol,18為1800噸級,N代表尼日利亞Nigeria。本級艦共兩艘,總價4200萬美元,首艦將有50%的工作量(即艦體)在中國進行,其余50%(即系統)則在尼日利亞本土進行,而二號艦將完全技術轉移至尼日利亞建造。2012年10月,首艘P18N(舷號F91)在武漢造船廠開工,2014年1月27日下水,預定年中交付,而在尼日利亞建造的二號艦則于2015年完工。現在兩艘均已服役于尼日利亞海軍。 P18N型巡邏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