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作為前英國,直到1984年才獲得獨立,和香港一樣是最后一批獲得獨立非島嶼地區。獨立后,文萊以官方語言馬來語將國家定名為“文萊和平國”(Negara Brunei Darussalam,“Negara”意為國家,“Brunei”意為文萊,中國歷史上也將其譯為“浡泥”,“Darussalam”音譯為“達魯薩蘭”,意為和平),而文萊國名中的“和平”也被用作如今文萊海軍最精良戰艦的艦名,也就是本次海軍70周年閱艦式上亮相的文萊海軍“達魯薩蘭”級巡邏艦“達魯塔克瓦”號(KDB Daruttaqwa,P-09)。 “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 盡管文萊是獨立較晚的前國家,但文萊的經濟水平并不差,是東南亞地區中僅次于新加坡的第二富國,依托占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90%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獨立伊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就達到5.45萬美元。良好的經濟基礎讓文萊海軍在籌建時就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希望打造一支裝備優良的海軍部隊,便向前東主英國耗資近8億英鎊訂購了三艘在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服役之前東南亞地區最為先進的戰艦——馬來西亞“叻古”級(也譯為“萊吉”、“萊丘”,本次亦來到青島)護衛艦的同型艦,以文萊歷史上著名的首領名命名為“羅根”級。 馬來西亞“叻古”級護衛艦 文萊訂購的“羅根”級護衛艦與馬來西亞“叻古”級護衛艦配置相似,滿載排水量2000噸,主桅桿裝備一具英國23型護衛艦上所使用的996型S波段三維監視雷達出口型號“AWS-9”雷達,武裝為一門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16單元GWS.26“海狼”短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兩組四聯裝MBDA“飛魚”BlockII反艦導彈、兩座DS 30B型30毫米遙控武器站以及兩組三聯裝魚雷管等,并具備操作并駐艦一架S-70B反潛直升機的能力,堪稱是迷你版的23型“公爵”級護衛艦。 “羅根”級護衛艦首艦在英國BAE造船廠下水 但在2002年,三艘“羅根”級護衛艦陸續完成海試準備交付文萊時,文萊政府卻變卦,盡管英國BAE系統宣稱三艦不存在質量問題,但文萊仍以艦體結構、電磁兼容存在問題作為書面原因拒絕接收。有分析認為真正的原因是文萊皇室內訌,文萊皇室一部分人認為海軍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力來操作、維護這三艘技術較為先進復雜、對汶萊而言又過大的艦艇,汶萊海軍總兵力只有1000人左右,但一艘“羅根”級護衛艦就需要編制240人。 無法交付的“羅根”級護衛艦 但由于文萊已經支付了部分款項且英國拒絕退款,雙方協商將軍艦存放在英國坎布里亞造船廠內,由文萊協助尋找其他國家接盤三艦,在游說馬來西亞、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等國均遭拒絕后,終于在10年后的2012年,被印度尼西亞以五分之一的價格購買了下來,被命名為“邦·托莫”級。 三艘“羅根”級護衛艦并排停靠在坎布里亞造船廠碼頭上十年之久 文萊海軍放棄了走像新加坡一樣“小而精”的建軍路線后,僅僅靠幾艘百十噸的小巡邏艇維護海洋權益又缺乏安全感,2007年,文萊決定重啟新艦艇采購計劃,選擇“德國制造”,由德國呂爾森造船廠建造三艘80米級巡邏艦和四艘40米級巡邏艇,前者就是“達魯薩蘭”級巡邏艦,后者則被稱之為“埃特吉哈”(Itjihad)級。 “達魯薩蘭”級巡邏艦滿載排水量1600噸,是呂爾森造船廠經典的“OPV-80”型設計,雖未裝備聲吶但仍然安裝了大球鼻艦首來降低航行阻力,動力為兩具MTU 12V柴油機噴水推進器,最大航速22節,自持力21天,續航力12節6000海里。 “達魯薩蘭”級的主雷達是丹麥泰瑪公司的4100型X波段二維對空/對海監視雷達,該雷達也被用于英國的“河流”級近海巡邏艦上,具備直升機進場指揮能力。“達魯薩蘭”級的前三艘(P-06~08)安裝了一門瑞典博福斯的MK2型57毫米艦炮,由艦橋頂上裝有一具荷蘭泰雷茲EO MK-2綜合雷達/光電火控系統導控;艦橋與排煙道結構的中間安裝了兩具雙聯裝“飛魚”BlockII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艦島兩側的耳橋上各有一挺20毫米厄利空人操機炮。 可見艦舯的飛魚導彈和耳橋上的機炮 “達魯薩蘭”級的航空甲板面積較大,但沒有機庫,能夠操作一架S-70直升機,排煙道兩側能夠各容納一艘RHIB突擊艇,航空甲板下方為開放式空間,艦尾有一個艙門,也能在艦尾容納并釋放一艘RHIB突擊艇。 注意艦尾艙門 大概率是成本考慮,“達魯薩蘭”級的末艦四號艦,也就是本次來訪青島的“達魯塔克瓦”號配置要比前三艘精簡很多,博福斯57毫米艦炮被改為一座德國萊茵金屬(Rheinmetall)的MLG-27型27毫米機炮武器站,反艦導彈和火控系統也被省略。 四艘“埃特吉哈”級巡邏艇排水量在200噸左右,最大航速32節,武裝為一座MLG27毫米機炮和兩挺機槍。 “埃特吉哈”級巡邏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