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1期《財政研究》刊登了時任廣東省財政廳長的劉昆同志的文章,題為“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帶動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兼談廣東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實踐”。在該文中,劉昆同志結合當時廣東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實踐,對進一步推進績效預算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主要有: (一)構建績效預算的法律框架,夯實績效預算的基礎。績效預算這種以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方式, 包括了從財政資金分配管理、使用到評價的整個過程,影響范圍廣、程度深,需要強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二)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探索績效預算的有效途徑。績效預算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涉及到財政管理體制、行政管理體制、經(jīng)濟管理體制、政府會計改革等因素,涉及到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政府內部不同部門之間利益的重新調整, 涉及到政府運作、公務人員的觀念轉變、法治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從國外情況看,由傳統(tǒng)的預算編制過渡到實施績效預算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當前廣東省把工作重點放在項目績效評價上,把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逐步結合起來, 建立項目績效預算機制, 為推行部門績效預算打好基礎,這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三)立足省情,不斷創(chuàng)新績效預算體制。從西方國家實行的績效預算來看,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做法,即使同一個國家,不同的州或省其方法也各有差異。廣東省在績效預算改革方面可以主動先行一步,作有益的探索。 (四)厚積資源,不斷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國外的績效預算以部門預算為基礎,部門的績效指標也比較明確。廣東省要在已經(jīng)開展的項目績效評價的基礎上, 通過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向部門績效評價過渡。同時, 要對前階段績效評價工作進行科學總結,尤其是在評價制度建設、評價方法應用、評價手段優(yōu)化、評價指標設定、評價標準測算、專家意見提供、評價人員素質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及時借鑒國外先進的績效評價經(jīng)驗,吸取好的做法,規(guī)范操作,不斷地積累和整理評價的有效資源, 努力提高評價水平, 增強評價工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
|
來自: 昵稱3478314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