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紫砂壺有段時間的壺友都知道有個叫“紫砂壺一廠”的神奇地方,據說這里的壺都極具收藏價值,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 紫砂二廠 那么什么是紫砂壺一廠?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占領宜興,紫砂廠房炸毀,龍窯相繼破壞,交通阻,技工失業流散,整個紫砂陶業幾乎陷入后繼無人的境地。 ![]() 為復興紫砂手藝,1954年宜興成立了紫砂生產工廠,聘請朱可心、裴石民、吳云根、王寅春、顧景舟、蔣蓉、吳純耿等人作為技術指導。政府發放設備,為其創造生產銷售途徑。 1955年10月紫砂生產工廠轉為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隸屬湯渡陶業合作社),招收26名學徒,由朱可心、吳云根等人負責培訓。 ![]() 顧老 1958年4月,迎來重大的改革時刻,蜀山陶業、合新陶瓷廠等二十八加紫砂壺手工業戶合并成立了“宜興紫砂壺工藝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紫砂壺一廠。 我們常說的紫砂壺一廠的歷史,自合并以來到1997年改革后,結束官方經營,宜興紫砂廠改制民營。這中間的近40年來的一段時間,是為一廠的興衰過程。 為什么大家都推崇紫砂一廠的壺? ![]() 1、泥料 紫砂一廠的泥料大多采用黃龍山4號井的礦料,而四號井在1至5號井中被公認是最好的一個礦井。 并且在煉泥時,因為是一國營廠,所以對待每個步驟,每一步的程序都要嚴苛仔細,追求完美。練泥也是專門有練泥車間和專業練泥師傅,而且有嚴格的陳腐時間規定。 ![]() 2、做工 紫砂一廠匯聚的多位紫砂壺界的泰斗人物,顧景舟大師、蔣蓉大師、朱可心大師等等眾多耳熟能詳的名師,足以見其做工如何了。 并且,紫砂一廠雖然是流水線形式批量的統一壺型,但是也會承接一些海內外的定制,所以在制作工藝上一定是精益求精,獨家定制的。 ![]() 3、窯溫 當年因為技術原因,都采用燒重油的隧道窯燒制, 但一次燒窯的制作流程,大窯火功的歷煉,有時會造成局部細節問題。 一般有這樣的問題時,稍微手工通一通,磨一磨,就能解決問題,這也是早期老茶客們玩壺的內容之一。 所以一廠的壺雖然都是流水線產品,但是保留下來的都是小精品壺,畢竟有瑕疵的話影響售賣,只能銷毀。 ![]() 4、印款 作者印章,鐫刻,題詞內容,應用得當,或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是紫砂一廠的底款都是采用統一樣式,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手法。 當時一廠的工人最多時達到400-600人,而且經常變動,無法一一熟記。但是看久了還是能熟悉,增加判斷的依據。 而有許多早期的產品,包括大部分的水平壺,都沒有落作者款。而是落中國宜興,荊溪惠臣,南孟臣,荊溪江制.等等甚至還有刻字款。 ![]() 市場上目前老一廠壺的仿品非常之多,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A、 所謂廠版壺:90年代中后期,老一廠管理已經混亂,很多工手除在廠里,晚上也在家做壺,其中好的1245可能都沒問題,但窯火不是隧道窯燒制; B、 所謂港商臺商定制壺:1到6可能都會有出入,而且有些還臆造“老一廠徒工班”、“XXX大師督造”等; C、 所謂鋼模方圓標壺:底款雖用鋼模打上方圓標,但并非老一廠出品; D、所謂老一廠泥料壺:基本和老一廠的泥料無關; E、 一些比較低劣的仿品。 ![]() 正因為如此,正品老一廠紫砂壺一直以其“泥優型正窯火足,不可再生,不可復制”而一直被紫砂愛好者們追捧。 (歡迎轉載分享朋友圈,讓更多朋友學習紫砂了解紫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