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經常可以見到慢性頭痛的病人,病程持續時間都比較長,幾個月或幾年,反復發作,用藥治療一段時間雖可好轉,但隔一段時間后又復發,工作緊張、勞累、情志不暢等因素,都可使頭痛癥狀加重。中醫通過辨證分型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 一、瘀血型:由于瘀血內阻或久病人絡所致,一般多見于頭部有外傷史者。癥見頭痛持續時間較長,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如有針刺樣疼痛,舌暗,可有瘀斑,脈細澀。治宜通竅活絡,活血化瘀。 處方:珍珠母、雞血藤各15克,當歸、赤芍、丹參、川芎各10克,紅花、桃仁、石菖蒲、酸棗仁、白芷、蔓荊子、菊花各8克,全蝎6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成藥:可選用血府逐瘀丸、頭痛口服液。 二、痰濁型:由于飲食傷及脾胃,痰濕內生,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致。癥見頭痛,眩暈,胸脘滿悶,有時可見惡心、嘔吐痰涎,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滑。治宜健脾化痰,降逆止痛。 處方:丹參、蓮子各12克,天麻、茯苓、桔梗、菊花、半夏各10克,澤瀉、防已、川芎、白芷、石菖蒲各8克,陳皮、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成藥:可選用蛇膽陳皮末、半夏天麻丸。 三、肝陽上亢型:由于抑郁惱怒,肝郁化火或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所致。癥見頭痛頭脹,眩暈,心煩易怒,兩脅脹痛,失眠多夢,口苦咽干,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數。治宜鎮肝潛陽,活絡止痛。 處方:丹參、鉤藤、夏枯草、石決明、珍珠母、生地各12克,草決明、菊花、天麻、川芎各10克,黃芩、川楝子、元胡、紅花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l劑,水煎分3次服。 成藥:可選用天麻丸、鎮腦丸。 四、腎陰虧虛型:多因腎精虧虛或勞欲過度,陰精耗損而致。癥見頭痛,頭空虛感,眩暈,腰膝酸軟,神疲乏力,耳鳴,失眠,舌淡紅,苔薄,脈細數。治宜滋補肝腎,養血止痛。 處方:枸杞子15克,熟地、山萸肉、龍眼肉、丹參、黃精、川芎、菊花、茯苓各10克,白芷、丹皮、龜版、鱉甲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成藥:可選用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 五、氣血兩虧型:因素體虛弱,或病后、失血后,營血虧損,腦髓失充,脈絡失養而成。癥見頭痛,眩暈,心悸不寧,勞累后加重,伴有自汗,氣短,怕風,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補氣養血,通絡止痛。 處方:黨參、黃芪、熟地各15克,太子參、龍眼肉、白芍、丹參各12克,白術、茯苓、當歸、川芎、黃精、元胡各10克,白芷8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l劑,水煎分3次服。 成藥:可選用參苓丸、歸脾丸、壯元丸。 裘培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