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門診結束的比較早。心血來潮,我數了數一上午用了有多少根針,總共127根針。除了一下。平均每人不到四根針。 扎針少,痛苦小,是我治病的特點。就每人4根針而言,其實,有些時候我們還可以再減少到一兩根。但有些時候,你又不得不多用幾根。 舉個例子。 女48歲。 主訴:有胃痛,反酸,噯氣。左側肘痛。腰痛。雙膝關節疼痛。來尋求針灸治療。 根據四診結果,就這些癥狀表現,如果按我本意的治療,只需選取右側一針足三里即可。這么一說,會有吹牛的嫌疑,是不是這樣,只有我治療過的病人知道。那我們就解析看一下這一針有沒有那么大的能量? 看: 1、為什么選右側足三里穴。 胃痛,反酸噯氣。如果按西醫的診斷,應診斷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在中醫來說,就是膽氣,胃氣上逆。 既然上逆,我們就要給他降下來。 中醫有左升右降之說。所以穴位我們就選右側。 為什么選足三里,足三里是治療胃痛的要穴?老百姓都知道肚腹三里留,足三里又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五輸穴應用上講。合主逆氣而泄。也就是說合穴可以治療逆氣。 2.左側網球肘痛為什么選右側足三里? 根據山東張穎清教授全息療法和周而基教授的x平衡療法。和黃帝內經講繆刺,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左側肘選右側膝部,足三里正好對應。 3.腰痛為什么選足三里? 中醫上講,腰為腎之府。腎在臟為水。足三里在五輸穴為土,土能制水。 4.雙膝關節疼痛,為什么只選右側足三里? 根據中醫治療法則,多處疾病,如果選一個穴位應遵循男左女右。所以選右側。 根據黃帝內經所講,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從陰引陽,從陽引陰。所以選一側穴位即可。 另選足三里穴位是根據中醫腧穴的三大治療作用而定。近治作用,遠治作用,特殊作用。足三里穴位靠近膝關節為近治作用。 操作進針方式,看似一個穴位。 (一個穴位,三個方向。1.直刺足三里。2.斜刺陽陵泉。3.透刺膀胱經委中) 看: 1.直刺足三里。 是它的主治近治作用。 2.斜刺陽陵泉。 中醫講腰為腎之府,膝為筋之府。陽陵泉穴為八脈交會穴的筋會,選它治療膝關節病,一點兒毛病沒有。 同時陽陵泉穴靠近膝關節,又起近治作用。 左肘關節疼痛。取右側陽陵泉足三里,為左病右治,x平衡治法。 腰痛肘痛。在中醫為筋病,筋會陽陵泉。所以腰痛肘痛,也可以找陽陵泉。 中醫講肝隨脾升,膽隨胃降。陽陵泉在膽經五腧穴上為合。合主逆氣而泄。他和足三里一樣,同時可以治療逆氣。膽汁反流性胃炎,在中醫來講就是膽氣胃氣的上逆,針刺足三里,陽陵泉,正好治療。 3.透刺膀胱經委中。 委中穴在五輸穴當中為合,合主逆氣而泄??梢灾委煔饽?。用它又加強治療了反酸噯氣的作用。 膀胱經是腰背重要的循行經絡。四總穴又有腰背委中求。透刺膀胱經委中,可治腰背疼痛。 話到此處,內行人就可以明白為什么我這一針就可以解決上述所有的癥狀了。 但是為什么有些時候,我們又不得不再多加上幾針呢? 因為在老百姓的眼里,或者說在大多數針灸醫生的眼里,都是哪痛扎哪。時間一長,老百姓也就習慣這種扎法。 比方說這個病人,她會主動的把雙側膝關節的衣服撂起來,同時也會把胃部的衣服解開。如果是一個初次找我看病的病人?;蛘卟惶斓牟∪?。這時候我怎么辦?我只能在他的左側肘關節,左側膝關節,肚子上再各扎一針。因為我沒有時間給病人解釋我的治療方法治療思路,當然這也是為了節省時間,沒辦法的辦法。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他大老遠跑到你這找你治病,他全身的病你只給他扎一針,他會有一大堆的話問你。甚至有些病人還會認為你不太重視他,你這是糊弄人。這些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加上三針,總共也就4根針,也不是太多,有些時候我多兩根針真的是為了慰藉一下病人的心理,反正也沒壞處嘛。 話說一大堆,下針一瞬間。到底有沒有效果,還要看看你手法和功力。 中醫針灸治療疾病有三大重點。 一、辨證準確(辨病,辨癥,辨征,辨經) 二、選穴準確。 三、手法精當。 中醫針灸手法講究意氣力三合。 首先,在辨證上你要想(意)到以上我提到的這些治療作用。把意念能量聚集在這個穴位周圍,這就是意到。 第二,針灸特別講究練氣。現在很多人不練,甚至把他否定了。但是有一句話是誰也不能否定的,就是得氣。得氣了效果就好,不得氣效果就差。 第三。有了意有了氣,力當然也就到了。意到則氣到氣到則力到。 根據辨證再加上行針的手法(補瀉,平補平瀉,燒山火透天涼,提插捻轉,迎隨補瀉等等) 再選擇好粗細長短合適的針灸針。 具備以上的條件效果就不用多說了。 針灸這玩意兒特別有意思。如果按中醫的思維去運用,是針靈。 一針治療這么多疾病,不是我的發明,我是看了針灸大家,張士杰教授的書,受到了啟發。著名中醫針灸大家張士杰教授,一個太溪穴能治療20多種疾病,而且擅用此穴治療疑難雜癥。 當然,我也不反對多針,每個人習慣不同,思路不同,疾病不同,方法也會不同。都是為了治病,沒有優劣之分。對于腫瘤,對一些疑難雜癥,我個人的經驗是,針和藥都要比平常多一些,這些我沿用的多是老師的成熟經驗。 就治病而言,不能逞能,為多而多為少而少都是對病人的一種不負責任。 弘揚中醫,治病救人。讓自己健康是美德,讓他人健康是功德。 注:本平臺分享的健康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