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的人,每天早上八點晚上六點都會面臨一個問題! “堵!” 行車道堵!人行道堵!連地鐵也堵! 生活在深圳的無忌哥告訴大家我有多愛深圳,愛到每天都心甘情愿的擠早晚高峰的地鐵一號線。 生活在北京的同學也曾告訴我他有多愛北京,每天上下班在大望路橋不堵一個半小時回不到家。 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可能要發生變化了! 就在剛剛,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期間,阿里云和高德地圖聯手發布大腦·智慧交通戰略! 是的,沒錯,又是馬云! 這一次,他將替我們解決交通堵塞的問題。 而且,還是免費的! 堵車的原因是什么?無忌哥總結了三點: 出行的人和車輛無法及時獲取道路信息,實時路況不準確容易出現扎堆出行或者是選擇相同出行路線等情況導致道路擁擠堵塞。 比如早晚高峰城市人流量方向有所不同,早高峰期間通往CBD等商業區域的道路易出現人流量過大,公交車、地鐵班次不足的情況,相反方向的公共交通幾乎是沒有乘客。 缺乏合理解決出行擁堵的方案,城市建筑越來越多,城市道路卻變窄,建筑和道路沒有進行良好的規劃,必須有所取舍。 在這一次的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阿里云和高德地圖聯手搭建的城市大腦·智慧交通戰略利用“數據、生態、應用”三項武器,將會把城市出行方式重新定義,讓我們來看看是這三項武器分別是什么。 眾所周知,如今是大數據時代,無論是阿里云還是高德地圖,在人們出行使用到這些應用的時候,就會積累大量的用戶多元化大數據。 無論是人們的實時位置、還是路面上的實時路況,這一次高德地圖和阿里云將數據整合,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智慧交通“數據底盤”。 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目前已經為7億用戶進行過服務,并且在短短兩年時間,高德地圖還與超過150座城市進行智慧交通的合作。 同時,高德地圖與公安部門、交通部門、旅游部門、氣象部門都進行了戰略性合作。形成了一個對未來出行進行方方面面保證的生態網絡,讓人車路進行無縫連接的可能性大大增強。 為了解決出行交通問題,阿里和高德基于政府,打造了一系列的交通治理解決方案。 為了讓人們出行更方便,對道路交通有所掌握,阿里和高德還推出了一系列應用,比如公共出行調度系統、無人駕駛高精地圖、智能路線規劃系統等等高科技應用。 看似只有三板斧,但是這三板斧卻是直接將各個政府部門串聯起來,并且覆蓋到用戶出行的方方面面,想要做到這兩點,阿里云和高德地圖下的這一步棋著實讓人佩服。 未來,阿里云和高德地圖聯手發布的城市大腦·智慧交通方案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50多個城市率先落地。 現在,我們就能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看到阿里和高德對于交通的重新定義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在北京,通過交通部門對信號燈配時上的調整優化,車輛通過路口時的平均時間延誤減少了6%,停車比例也下降了3%。 同樣是交通擁堵成常態的上海,建立了神經網絡模型,對于上海南北高架橋各路段交通情況的預測精準度提高了有10%。 當智慧交通在全國各大城市落地后,阿里和高德給出的理想化狀態是節約用戶出行10%的時間。 這一次,馬云確確實實的再一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馬云就派出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進軍出行領域,但是萬萬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那么快。 3月27日,高德地圖在北京高調宣布進軍網約車市場,原本以為是將目標定位在網約車領域爭奪,與滴滴打車以及美團打車相抗衡。 熟不知,其實馬云早已經將目光放在了改變整個城市交通出行上面。 在馬云看來,現如今的網約車正在違背“共享”的初衷,在平臺的大量對網約車司機的補貼下,“共享用車”演變成了職業的“網約車”,大量網約車的出現反而讓交通變得更加擁堵不堪。 于是乎,高德網約車橫空出世,并且打出“零抽成”的口號,意思就是完全不賺錢,只做平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共享”。 現如今,阿里和高德將大數據、云聯網用在解決人們日常出行擁堵狀況,預示著未來我們的出行將會變得更加簡單、方便、快捷,而且這樣的便利,并沒有建立在需要消費的基礎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益”服務。 當你還沉浸在618購物節抱怨阿里讓你的錢包縮小的時候,馬云已經在替你思考未來將以什么樣的方式出行; 當你還在打開手機地圖查詢出行路線的時候,高德已經通過大數據神經網絡替你節約了10%的出行時間。 未來,我們的生活可能真的完全告別擁擠堵車,城市將會更有秩序,我們需要做的,僅僅只是享受巨頭們給我們帶來的巨大便利,用這節約下來10%的時間,為社會貢獻多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魏無忌 |
|
來自: Henrytvv19qznk > 《新科技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