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生產后進入產褥期,而新媽媽們在哺乳期容易患上一種病——乳腺炎,這和哺乳方法不正確、情緒不佳、自身免疫力下降等有關。專家表示,哺乳期乳腺管一旦阻塞,乳汁淤積,就會導致細菌感染,刺激周圍組織形成炎癥反應。 另外,哺乳期新媽媽不可隨意用藥。乳腺炎處于急性期,如果及時辨證服用湯藥再加上手法按摩排乳、中藥外敷,會較快排乳,促使乳腺管通暢。轉成慢性期后,治療起來就相對困難,如果膿腫已形成還需要及時切開引流,而且療程也要加長,這就需要新媽媽們注意,一旦感覺到乳房疼痛、局部有腫塊、按壓疼痛、乳汁排出不暢,就要及時就醫,不要自己在家觀察而延誤病情,錯過極佳治療時機。 防治產后乳腺炎需注意四點 1、哺乳期瘀乳引起的急性乳腺炎早期要積極治療。做好乳房按摩,對疏通乳管,排出腐乳,消腫散結,起到重要作用。伴有乳頭破裂感染的及時治療。 2、病程超過10天,乳房皮色鮮紅,壯熱不退,疼痛加重,硬塊中央變軟,按之有波動感,則已化膿。要及時引流,以免引起傳囊之變。 3、婦女在妊娠末期應用75%的酒精擦試乳頭,或用溫水洗,以增強乳房皮膚的柔韌和抵抗力。擠出乳管內的脂栓。乳頭內陷者,懷孕前需用手擠出乳頭,按摩牽拉糾正之。 4、養成定時哺乳習慣,每次喂奶時間不宜過長,10~15分鐘為宜。產婦乳汁過多,哺乳后尚未排盡時,可用吸奶器或用手擠壓按摩,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