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是很多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時光。但是,美麗的鮮花與溫暖的陽光也可能成為某些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敏性疾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徐文彬指出,春季是多種過敏性皮膚病高發的季節。

常見過敏性皮膚病 過敏性皮膚病是一類因過敏引起的皮膚病變,常見的有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或日光性皮炎、藥疹等。徐主任介紹說,春季易發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有以下三類—— 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多因過敏引起瘙癢,繼而出現風團,大小形態不一,顏色呈鮮紅色、蒼白色或皮膚色,逐漸蔓延,融合成片,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此消彼長,反復成批發生。少數患者出現水腫性紅斑。部分蕁麻疹患者會轉變成慢性蕁麻疹。 常見的過敏原有:某些食物或食品添加劑;塵螨、花粉、柳絮等吸入物;昆蟲叮咬;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刺激、日光照射等。心理因素也會引起蕁麻疹,如精神緊張、壓力大等。
光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有時也被稱為日光性皮炎,是由于對日光中的紫外線過敏而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炎癥,與嚴重日曬后引起的日曬斑不同。表現為紅斑、丘疹、水腫、水皰,少數患者還會出現皮膚脫屑,愈后可遺留色素沉著,自覺瘙癢、燒灼感、疼痛感。 光敏性皮炎雖然是因為對日光中的紫外線過敏引起,但往往之前有進食含光敏物質的食物,如芥菜、灰菜、薺菜、莧菜、韭菜、蕓豆、菠菜、蘑菇等。
濕疹 濕疹也是一類與過敏有關的皮膚病變,常反復發作,瘙癢劇烈,令患者煩惱困擾。急性期可見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后逐漸融合成片,搔抓后疹皰頂端破裂呈點狀滲出,甚至小面積糜爛。如果繼發感染,炎癥就更明顯,可形成膿皰、膿痂、毛囊炎等。如果反復發作轉變為慢性濕疹,患處的皮膚會逐漸增厚、浸潤,顏色變深呈棕紅色或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蓋鱗屑。 濕疹的過敏原有很多,各種外界刺激都會誘發,如環境變化、氣候變化、食物、日光、寒冷、干燥、炎熱、動物皮毛、花粉、化妝品、人造纖維等。
春季預防四類過敏原 徐主任指出,過敏性皮膚病是由過敏原誘發的,那么預防的根本措施就是避免接觸過敏原,春季常見的過敏原主要有四大類。
做好紫外線防護 紫外線一年四季都有,只要有陽光的地方就有紫外線輻射,為什么春季紫外線過敏高發呢?這是因為,春天的陽光柔和而溫暖,經歷了一個冬季的寒冷之后,人們特別渴望溫暖的陽光,春天曬太陽、春游的人就特別多,接觸日光的時間也相對要長一些,卻常忽視防曬,所以發生紫外線過敏的幾率明顯增加。雖然夏季的紫外線更加強烈,但夏季曬太陽的人卻很少,且更注重使用防曬用品。 一般人曬曬太陽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有助于皮膚合成維生素D,有利于鈣質的吸收。但對紫外線過敏的人群,則要減少日曬時間。
花粉柳絮避著點 春天一到,各地都陸陸續續地開展各種各樣的賞花節,郁金香、蘭花、櫻花、桃花、梨花、油菜花……百花盛開,吸引了眾多愛花的游人,但對花粉過敏的人卻要遭罪了。為了避免過敏,最好還是與鮮花、柳絮等保持一定的距離。
小心“春菜”“春果” 春季有很多特殊的時令菜蔬和水果上市,“春菜”有春筍、香椿、薺菜、馬蘭頭、春韭、春菠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春果”有草莓、櫻桃、菠蘿、芒果等相繼上市,味美甘甜,深受喜愛。但是,這類蔬果中,有些可能直接會引起過敏,如菠蘿、芒果、春筍等,有些可能含光敏物質,食用后再接觸陽光照射,就會引起光過敏。因此,過敏體質的人群食用時要謹慎。
“新”衣被先洗曬后穿蓋 隨著氣溫升高,穿了一個冬天的冬裝要收起來了,換上輕薄春裝。從衣櫥里拿出久置的衣被,如果直接使用的話,也有可能會引起過敏。新買的春裝、春被、床單等,沒有好好清洗,或者面料中含有化纖成分、化學制劑成分,也可能引起過敏。建議:久置的衣服、被褥重新使用前,最好再清洗一遍,或者放到陽光下曬一兩天后再使用。而購買新的衣被時,也要仔細查看面料成分,買回來后要仔細清洗,在通風的環境中晾曬三五天后再使用。
徐主任提醒說,除了上述過敏原之外,對平時常見的粉塵、食物、動物皮毛等過敏原也不能放松警惕,預防過敏性疾病的關鍵就是避免接觸過敏原。

本文曾發表于《健康財富》周刊 專家簡介:

徐文彬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 皮膚科
擅長: 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濕疹、銀屑病、痤瘡、蕁麻疹、血管炎、慢性皮膚潰瘍等疾病 簡介: 側重于中醫治療濕疹皮炎類疾病;脂溢性皮炎及痤瘡;皮膚血管炎性疾病;脫發;痛風;乳腺癌術后中藥調理及乳腺增生。 專家門診:周二下午(甘河路110號)、周六上午(青海路4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