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朋友圈的都這樣,去大街上走一走問一問,十個家長中九個會陪娃寫作業。 “自殺式”陪娃寫作業的父母基本都有一個邏輯: 孩子寫不好作業,學習就不好;學習不好,成績就會下降;成績下降了,將來考不上重點大學;考不上一流的學校,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怎么結婚?養家?生娃? 你說說這能不焦慮嗎?所以有些父母為了釋放自己的焦慮,一回到家看到孩子,最常說的話就是:作業做完了嗎? 我其實并不反對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可陪孩子寫作業一定是有技巧有方法的,如果父母像只大老虎坐在孩子旁邊,動不動就吼,你焦躁孩子也累,什么氣得心肌梗塞,還有手給拍骨折的,還有氣急敗壞的老爸跟11歲兒子大打出手的,莫不是在逗我?! 家里有兩個學齡的孩子,分享一些平時陪寫作業的體會吧: 1.問問孩子今天要不要陪寫作業 通常低年級的孩子會希望家長坐在身邊,因為剛上小學,有些題真不會做,他會希望有父母在旁邊。 建議你不用太焦急,孩子一個字寫歪了寫出格子,馬上說“擦掉!寫到格子里面去”,看到哪道題錯了,如果兩三遍說下來,孩子還不會,就忍不住要發飆“你上課聽沒聽?!”講真,這樣基本孩子再問你,誰愿意讓頭老虎坐在身邊? 2.碰到孩子不會做的題目,快速處理 家長們要說了,這怎么行呢?他不會做,我要把他教會啊。但家長心里要有數,現在孩子的作業量都很大,如果在一道題上死磕到底,孩子精神一緊張,你講一萬遍,他都不一定能聽懂。 一道題目如果完全不會做,你講了再讓他抄一篇,周末再把題再復習一遍,再選兩道可以舉一反三的題目,基本就沒問題。 3.不要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 孩子8點鐘作業做好了,一看喲離睡覺還有一個小時,再來做口算題吧~還有點時間,再來背兩首詩吧,這么搞幾次,孩子以后天天作業磨蹭到10點半。 留出一些玩耍的時間,孩子得到放松,第二天上課認真聽講,回來作業做得快,這樣不就良性循環了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