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近些年很火,想必大家也發現了! 但是為什么會火呢? 是品質? 是滋味? 還是炒作? 今天,我們不從宣傳爛掉的“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這個角度講解白茶,我們換個角度,品味白茶的另類特色,看看它之所以火起來,那是相當有原因的! 品質 1、原料 山頭、樹齡、品種,一款茶原料的好壞基本上沖著三個方面就可以判斷出來! 白茶最先處于福建省福鼎縣,最初采摘之當地的菜茶茶樹制作銀針。 大致在1857年發現大白茶后,1885年采大白茶的茶樹制作銀針。 1985年福鼎當地的“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兩種茶樹樹種也被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品種。 白茶最初的產區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福鼎、政和、建陽、松溪及云南省景谷縣等傳統產區,不過隨著白茶的發展,現在在浙江、河南、湖北、貴州等省區都能夠采制白茶。 不過,白茶的源地仍舊是福鼎。 就樹齡而言,臺地茶便宜,老樹和荒野雜樹的茶相對就貴。 2、工藝 白茶屬于輕發酵茶,其制作工序大體就是兩大部分:萎凋和干燥。 白茶是六大茶類中唯一一種不炒不揉的茶,加上日光萎凋,醉茶程度上鎖住了茶葉成分,保證了茶葉最天然的品質。 萎凋(光照的方式,萎凋的時間、溫度)的工藝流程及其重要,它對于白茶后期的轉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干燥(干燥的方式、溫度、壓餅的條件等)的過程對于技術的要求也極為嚴苛,這也是一些暴差品牌屹立不倒的原因,他們對于工藝的把握精準而到位,別人很難復制。 滋味 很多人不喜白茶覺得色清味淡,實則不然。 白茶色清,清澈透亮,味淡,淡而不寡,雅而幽來形容白茶最好不過。 而且品質較高的白茶,茶湯雖清但是有一定的稠度,入口類似蜂蜜水入喉的感覺,順滑柔潤,但是滋味不似蜂蜜水的甜膩,更多的是鮮爽跟清甜。 白茶無高香,香氣偏于柔和,新的白茶類似于花清香,而老白茶更多的偏于藥香和棗香。 宣傳 白茶有現在的市場也離不了宣傳。 首先是福建省政府大力推廣,政府大力推廣農業合作社的形式進行茶葉種植、加工和銷售;組織當地茶企進行品牌推廣;茶農們也在加工工藝方面進行更好的改進措施,以期更好地發展白茶。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有一部分炒作行為,資本流動、茶商的操作、市場的灰色地帶都有可能產生炒作現象。 但是總的來說,趨勢還是好的。 價值 而且白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以及藥用價值。 福建農林大學周瓊瓊博士曾經就1年、6年、18年的白茶同時進行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延長,茶多酚、兒茶素、咖啡堿、氨基酸等成分含量逐漸減少,黃酮類含量逐漸增多。 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同時在消炎殺菌、降血脂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功效。 或許正因如此,廣大愛好者認識到白茶收藏后驚艷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使得其收藏價值也逐漸升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