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多數疾病都不可能只靠查一個血常規來確診。 什么是血常規?血常規又叫“全血細胞計數”。顧名思義,就是統計單位體積血液中各種血細胞的數量。血液中的血細胞可分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三大類。其中白細胞還可以細分為很多種類。 我們看血常規的化驗單,重點看上面提到的三個指標就可以了。 怎樣看血常規的化驗單?請看下圖舉例: 把圖中三大類細胞圈出來,就一目了然了。 白細胞白細胞在人體負責免疫防御,白細胞的升高意味著炎癥感染、過敏性疾病、血液病等的可能性。中性粒細胞、嗜酸性和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又分別擔負不同的工作,其變化的意義也有所不同。 紅細胞紅細胞負責運送氧氣。在紅細胞中起到運送氧氣關鍵作用的是血紅蛋白。因此不僅要看紅細胞的數量是否正常,還要看每個紅細胞所含的血紅蛋白以及血紅蛋白的總量是否正常。如果比較低,就是有貧血。 血小板血小板負責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的數量或者形態體積異常,可能出現凝血功能障礙。表現為出血不容易止血。或者皮下受傷容易出現大塊淤青。 唯一能靠血常規確診的疾病可能就是貧血了。對于其它的疾病,血常規的異常最多只能提供一些線索,提示我們要進一步做其它的檢查。 盡管如此,血常規還是具有快速、廉價、方便的特點,仍然是醫生用得最多的篩查疾病工具。 關注鄭醫生百嗑,你就能學到更多常見多發病的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