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貸圈雷聲不斷,每天仿佛是數著雷聲度日。與往年的“跑路雷”不同,現在流行“逾期雷” 。 這一波雷潮搞的投資人一臉懵逼,出問題前平臺都是清一色的零逾期,一出事就發布公告稱大面積逾期,直接暴雷。暴雷的如此突然,倒給人一種蓄謀已久的感覺。 假標、自融、高返平臺雷了不足為奇,但這一次不乏業務真實的平臺遭遇困境。這一輪洗牌潮不僅是對不合規、高返平臺的洗牌,也是對羊毛黨、杠桿主義者等不合格投資人的洗牌。 在內部去杠桿、流動性緊張,企業接連違約,外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大環境下,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網貸投資的風險。在P2P問題平臺發布的逾期公告中,我們或能找到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頭借貸,同行踩踏 7月11日,某平臺發布延期兌付公告,稱“由于最近雷潮洶涌,多家借款企業涉及多頭借貸,單一借款企業無力支撐多家網貸機構集體暴雷的縮貸行為,導致連鎖反應的生成……” 此前,愛錢進母公司凡普金科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招股書中提到,“我們無法向閣下保證,任何客戶通過我們的平臺及其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借入的總金額不超過暫行辦法規定的限額”。 多頭借貸不僅在消費金融領域,在P2P整個行業也始終是個不小的風險隱患。即使平臺能夠做到單一平臺的限額要求,但也無法保證同一自然人、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借款總額不超過限額。 多頭借貸能逼死借款人,同樣也能弄垮一個平臺,最終投資人也成了受害者。 作為投資人,肯定不愿意看到借款人有多頭借貸的情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表明借款人的資金已經很緊張了,其還款能力堪憂。而投資人本就處于信息獲取弱勢地位,如何有效識別多頭借貸現象要靠平臺甚至全行業,以及監管層面的共同努力。 現階段,P2P平臺更像是一個信息孤島。要改變這一現象,勢必要建立并完善P2P行業的信息共享機制。雖然P2P行業在我國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發展,但仍然是不成熟的,在近2000家正常運營的P2P平臺中,還夾雜著一些動機不純、抗風險能力極弱的偽P2P。將這一部分平臺也納入信息共享系統的話,保不齊會將用戶信息拿去做什么勾當。 從長遠來看,這一輪洗牌潮無疑是一大利好,大浪淘沙,P2P平臺數量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建立信息共享系統的各種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P2P流動性危機的背后 很多問題平臺的逾期公告都將鍋甩給了流動性風險。目前,流動性也是各大平臺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誠然,市場上正在鬧錢荒,銀行缺錢,企業缺錢,股市也缺錢。在被負面輿情輪番轟炸的P2P行業,也正面臨著存量資金出逃的困局。 有人斷言,真正的P2P是不會有流動性危機的。從理論上看,P2P扮演的是信息中介的角色,沒到還款日,借款人沒有義務還款,投資人也不可能像銀行那樣去抽貸,也就不存在流動性風險。 但是在實踐中,為了滿足投資人資金流動性需求,大多數平臺都推出了理財計劃或者自助投標工具。 以日前某曝光度較高的平臺為例,該平臺推出的自助投標工具鎖定期限分別有1月、3月、6月、12月、24月,而對應的實際借款期限則為24個月。鎖定期滿后,用戶可以選擇申請債權轉讓實現本息退出,也可以繼續持有債權直到債權結清。平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旦平臺資金凈流出量擴大,承接債權的速度變慢,給投資人的感覺就是,回款時間變慢了,平臺是不是資金鏈緊張了?這也給了黑子可趁之機。 其實,投資人什么時候回款完全取決于債權市場的供求狀況。供大于求,債權轉讓的速度相對就會放慢。但只要標的真實,就沒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持有到期唄。順便再提一句,最近黑子太多,投友們要注意分辨,別被帶坑里去了。 回到理財計劃標這個話題,目前大多數理財計劃都會涉及到期限錯配的問題。57號文提到,以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的形式對接債權轉讓標的,由于可能造成資金和資產的期限錯配,應當認定為違規。 期限錯配的主要風險體現在流動性風險上(通過借新還舊維系資金鏈運轉的類龐氏平臺不在本次討論范圍內)。投資人都有落袋為安的心態,平臺往往會用自有資金去墊付,從而實現投資人T+0到賬的回款需求。畢竟通過債轉市場轉讓的效率相對較低。再加上宏觀經濟不景氣,借款人逾期率上升因素的影響,平臺的墊付壓力就更大了,自有資金調動不及時的話,很容易導致流動性風險。 投資人偏好短期標,平臺頂著期限錯配的壓力,試圖在安全性和流動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很難的。但并不是說避免不了,杰鍋給出了兩點建議,或能提供一些參考: 1、理財計劃標的期限與借款期限保持一致。比如說,6個月的理財計劃標的就對應6個月的借款,12個月的理財計劃標的就對應12個月的借款。這樣投資人的資金還能分散到借款期限一致的不同標的上,既滿足了分散投資的需求,又能避免期限錯配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2、設立單獨的理財計劃標債權轉讓專區。現有的自助投標工具也好,理財計劃標也好,投資人根本看不到債權的退出通道,雖然說理財計劃標是通過債權轉讓的形式實現退出的,回款必然有快有慢,但投資人容易先入為主地認定,慢了就是出問題了,而且很容易被不明真相的小白、黑子拿去放大問題。目前的債權轉讓區以散標為主,因此,有必要設立單獨的理財計劃標債權轉讓專區,或者將理財計劃標所對應的散標打包放到債權轉讓專區。當然,還有一個更為徹底的辦法,就是取消債轉功能,安心持有債權到期,眼不見為凈總行了吧。 我是杰鍋,我一點都不慌 你見或者不見,風險就在那里。 上文所探討的兩種風險通過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預防的。網貸投資還存在其他風險,受制于篇幅,就不展開討論了。本篇僅作拋磚引玉之用,我們可以發現,只要冷靜下來,抽絲剝繭,仔細權衡一下風險和收益,P2P的投資性價比仍是蠻高的。 置身于這一輪雷潮中,杰鍋的態度反倒是樂觀的。目前雷掉的平臺本身就存在不少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此前投資人普遍太樂觀了,選擇性忽視了平臺存在的風險,如果能在投資前多做些功課,多分析平臺的主營業務,多關注平臺的輿情信息,多看含金量高的測評文章,有些雷完全是可以不踩的。 當下最緊要的是重新樹立投資信心,以及控制好網貸持倉的比例。如果只因一時疏忽而踩了雷,從此網貸是路人的話,我覺得沒必要做投資了。畢竟,投資是場馬拉松,最忌諱的就是“鴕鳥心態”,成功是踩雷后的痛定思痛,重新振作。有耐心、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黑夜終將離去,黎明還會遠嗎? 作者:杰鍋 微信公眾號:杰鍋互金頻道(ID:jghjp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