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作業現場崗位人員風險管控從培養崗位人員五項能力開始。“五項能力”即: 崗位適應能力、作業組織能力 、風險控制能力 、隱患排查能力、崗位績效能力(以下簡稱“五項能力”)五個方面。
1、 崗位適應能力
崗位適應能力是以崗位人員五項能力為評估內容,體現崗位人員安全生產素質,它包括生產安全意識的素質、生產安全價值認知與程度、安全生產知識的積累運用、安全作業技能的標準與提升,讓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行為從自身素質上得以改進,使之形成超越于意識和理性的安全生產習慣行為。
2、作業組織能力
作業組織能力是以崗位人員作業組織過程中可能向事故現實演化過程中進行排查跟蹤管控,確定與安全生產有關的安全關鍵崗位人員的行為方式方法和標準要求,通過行為過程的協調優化,扼制不安全行為。從工作前期的現場勘察、材料準備(包括工作所需的機械、電動工器具,設備說明書和相關圖紙、安全工器具、儀器儀表、備品備件)、施工計劃的制定、作業文本的編制,到作業現場的許可開工、現場交底、作業安全風險管控等流程,形成了標準化的作業現場安全管控程序。
3、風險控制能力
風險控制能力是以崗位人員完善安全事故的防治體系,達成安全生產管控的全位化。其內容是通過風險測評、定位、定責管理控制,確定安全生產的管控方式方法。是對事故風險辨識、評估、定位、定責和風險庫建設,制定風險管控措施,確定風險管控責任,以保證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處于可控、能控和在控之中。
4、隱患排查能力
隱患排查能力是以崗位人員在風險測評定位所確定的事故發生可能點定位和責任定位的基礎上,對可能向事故現實演化的過程進行排查跟蹤,通過嚴格排查登記、匯總建立日記、治理細算損益、建立明細臺賬、督檢建賬跟蹤、細化治理承諾六個相互緊密銜接的細節,及時準確把握這種演化,并及時采取措施,遏止事故苗頭。
5、崗位績效能力
崗位績效能力是以安全關鍵崗位人員測量、評價機制,激勵其完善安全生產的作業和管理的過程控制體系。其內容是通過生產作業過程和管理實施過程的流程梳理和優化分析,量化確定生產作業風險管控和管理實現安全目標的最佳方式,以激勵安全生產管理實現全優化 。
深圳市賽為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賽為安全”)已經在HSE領域深耕十幾年,有經實踐檢驗確實可行的提升崗位風險管控能力的解決方案。
此外,賽為提出了以崗位風險為核心、崗位職責為依據,以培訓合規和員工安全履職能力建設為目的建立全員HSE培訓矩陣,可以助力崗位風險管控。
第一步:培訓矩陣建立:基于崗位風險分析,崗位職責和安全履職能力要求進行需求分析,建立企業員工HSE培訓矩陣,制定培訓計劃。
第二步:課程體系建設:標準課程設計、開發、評估與批準管理,定制課程和標準課程有機結合。
第三步:經濟便捷學習:課程通過“不知不行”教育平臺實時精準推送,員工利用碎片化時間在電腦和手機端隨時學習和測試。
第四步:使用在線培訓管理系統或“不知不行”學習平臺,實現智能派課和排課,入職/轉崗/提崗培訓管理,在線考試/判卷管理,一人一檔終生記錄管理,培訓狀態實時測評。
最后,借助賽為開發“安全眼”在線管理系統,可完美針對企業安全風險特點,與生產運營對接,精準解決安全生產制度落地、員工安全培訓教育、安全生產風險實時監控和科學化決策等最具挑戰的安全管理難題,全面有效地幫助企業解決HSE管理中的典型難題和困惑。
“安全眼”在線管理系統以其突出的應用效果還榮獲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2017年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防治關鍵技術科技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