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二期 朱麗明 夫子之墻數仞,今有幸在熙華國學院王院長的帶領下,得其門而入,雖然跌跌撞撞(自己才疏學淺),但亦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真是幸福之事啊,這印證了《論語》”學而第一”開篇的悅樂主旨----論語是本讓人身心愉悅的書。 以前從支離破碎、只言片語中習得的孔圣人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這次完整的、全面的學習,還原了一位生動的,鮮活的孔子形象。從“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樣的感慨,讓人了知孔子也是從凡人歷事練心,一步一步走向圣人寶座的,孔子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一生的言行都是在變化的,其思想是一個不斷成熟的過程。從孔子的言行思想變化過程中透析著孔子“吾道一以貫之”的“道”,惟道是從。 讀厚書,再把書讀薄,盡顯智慧。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知命之前,我們都忙著做加法,加財,加名,為學日益。知命之后,盡人事,聽天命。為人生做減法,化器向道,為道日損,身心俱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span>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敝烀?,看淡名利,超越自我,仁德為先,開始追尋生命的意義。對于我們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的人,唯獨丟失了自己,身陷工作、家庭、事業、金錢……是時候找回自己了,問問我是誰?何為幸福?何為命運?活著究竟為什么? 人若站在宇宙的視角,太陽系、地球都只不過是一顆塵埃,何況地球上的一個人呢……歷史的長河里,這期的生命就是一朵浪花…得失都只是一瞬而已…那人生的意義在哪里呢?讀完《論語》,才了知其意義在于——修己利人!在于了解并開發自身潛在的高尚品質,唯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完成生命版本的升級,才有能力給予他人更好的幫助。所以更為珍惜本期生命,珍惜每個當下。 另:淺談學習方法和意義。 學習《論語》的方法: 文以載道,王院長著的《論語熙解》非常的接地氣,每個章節后面開辟了“熙解”板塊,可謂是點睛之筆。其內容涵蓋了歷史背景、歷史典故、由古到今的分析、前后文的串聯,融匯貫通,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這無不透露出“熙解”作者久經世事歷練,靜定讀書后的濃縮精華所在。對于像我這樣的歷史小白,學習起來就不那么費勁了。 當然,學習經典,但若只停留在看風景式的學習或是學院式的學習,哪怕再多,過一段時間,可能就丟光了,因為它沒有落實到心行上,沒有轉化成內在的生命品質,所學只是浮光掠影,流于形式。 而熙華的學習方法是輔以讀、寫、思、行,這樣就有步驟的學。通過逐字逐句的讀寫,小組的討論,全班的講習,院長的深刻點評,把論語的精髓完整準確的理解接受,而后跟自己的現實人生聯系起來,落實到心行上,從而建立自己的認識和人生觀。進而指導自己的為人處事,包括從個人生活到走入社會,從獨善其身到兼濟天下的種種原則。通過不斷的“理解、接受、運用”,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生命的版本亦不斷的凈化,不斷的升級了。 修學《論語》的意義: 文化傳承的意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孔子的言傳身教,尤其積極樂觀、進取創新,精進好學、誨人不倦,淡泊名利等精神值得我們傳承。修習傳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吾道一以貫之,文化傳承直接關系到每個人的現實人生。我們會建立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什么樣的思維方式,什么樣的生命品質,都離不開文化傳承的影響。 精神追求的意義:在今天這個時代,對物質的狂熱,使我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日益貧乏。活著只是為了生存。而生活質量乃至生命品質都是由精神因素決定的。物質豐富了,但幸福卻沒有隨之而至,因為心態出問題了,缺乏正向的精神追求。當一個人精神世界扭曲了,物質只能加速他的變態;當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坍塌了,再多的物質也無法支撐它,復原它。如果心態安寧平和,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即使生活簡單清貧,一樣可以樂在其中,“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