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川芎”出自何處 川芎,一個帶有詩情畫意的名字,為何這么說?傳言,藥王孫思邈發(fā)現川芎時,隨口吟詩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鶴過往處,良藥降蒼穹。”于是,“川芎”的名字就由此而誕生了。川芎本有活血通經、祛風止痛的作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認識認識川芎吧! 川芎:功能主治 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能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 注 意:陰虛火旺,上盛下虛及氣弱之人忌服。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余治疑難病證,每取川芎為君臣之品,川芎上行頭目,中開郁結,下調經水,既能活血化瘀,又可行氣通滯,辨證而施,則有“氣通血活,何患不除”之功。 川芎:主要成分作用 川芎嗪是從中藥川芎中提煉出來的,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目前,川芎嗪作為現代用藥,用作靜脈注射劑,被較多地應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如:腦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川芎嗪是從中藥川芎中提煉出來的,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目前,川芎嗪作為現代用藥,用作靜脈注射劑,被較多地應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如:腦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 阿魏酸是中藥川芎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抗凝血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抑制巨噬細胞活化、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謝、拮抗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廣泛藥理作用。阿魏酸能通過抑制細胞外調節(jié)蛋白激酶(ERKl/2),應激活化蛋白激酶(JNK)而顯著抑制有血管緊張素Ⅱ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ⅤSMIC增生。結果顯示阿魏酸將有可能成為有效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 川芎:現代藥理作用 近年來對川芎藥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擴血管、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臟器的缺血損傷、抗腫瘤、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等方面。活血化瘀與血瘀證研究一直是傳統(tǒng)中醫(yī)藥學和中西醫(yī)結合研究中最為活躍的領域。活血化瘀類中藥的作用機制主要在于活其血脈(改善心腦血管功能、血液物理化學性狀、血小板及凝血系統(tǒng)功能、微循環(huán)等生理功能)、化其瘀滯(抗心肌缺血、腦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等。各種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組織器官的缺血、缺氧、血循環(huán)障礙以及血流變性和黏滯性異常而導致各組織器官水腫、炎性滲出、血栓形成、組織變性、結締組織增生等一系列的病理變化,都可以概括在血瘀證的病理實質中。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腦、腎、肝缺血/再灌注損傷,動脈粥樣硬化,中醫(yī)認為這些病是血行不暢或者血流瘀滯而形成的。通過對川芎藥理作用的研究,川芎能發(fā)揮上述的作用起到活其血脈化其瘀滯的作用。 川芎:通脈片 通脈片主要成分為丹參、川芎、葛根。組方功效分析如下: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作用;具有改善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流阻力及血壓抗氧自由基,抗炎、抗癌、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保護神經等多方面作用。 葛根具有解肌、升陽、生津止渴之功效,研究發(fā)現抑制血小板聚集;葛根總黃酮能擴張冠脈血管和腦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和腦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應;起到有效地治療心腦血管病。 通脈片是心腦同治的藥品,它具有活血通脈功效。可有效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動脈硬化,腦血栓,腦缺血,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 |
|
來自: gouqinanren > 《中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