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心主神明"——“思出于心,而脾應之",“思傷脾"~思慮太過常能引起食欲減退、食后腹脹或頭目暈眩等病癥發生,“脾在志為思。 6.2“五臟藏神"——每一臟都參與了神志活動,脾“在志為思"~“思發于脾而成于心",脾為“諫議之官"。 6.3“血氣者,人之神"——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乃神志活動的基礎,神賴氣血奉養而精明,王清任說:“靈機記性在腦者,因飲食生氣血、長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為髓,由脊骨上行入腦,名曰‘腦髓'。" 6.4肝亦是神志活動的重要臟器,肝為將軍之官,主謀慮,并藏魂。 6.5人的神志活動的平衡調節,取決于氣血升降平衡,而脾胃則是氣機升降的樞紐。脾主升,胃主降,主導著肝之升發、肺之宣肅、腎之納氣及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從而維持平衡。脾升~指的是升清陽、升肝腎之陰精,以濟心肺,助氣機之上升,制其下降之太過;胃降~指的是降濁陰、降心肺之陽氣,以和肝腎、助氣機之下降,制其上升之太過。 6.6神志活動的平衡和脾胃調節津液代謝平衡有關——津液也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津液的代謝平衡,臟腑功能活動正常,神志活動才能正常。 |
|
來自: 鑒益堂 > 《38[中醫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