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古代的巔峰時刻,經濟,軍事,文化,政治,開明程度,外交魅力,都深深影響著每一代人,今天咱們說說唐朝的文化。 眾所周知,唐朝的詩人實在是太多,光全唐詩就有不下五萬首,其中有的人流傳幾千,有的人只有一兩首,但流芳千古。 著名的有張若虛的此事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崔郊的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馬戴的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今天我們來說另一個人,他就是張繼。 ![]() 聽到這里,或許你會好奇,他是憑借什么在唐朝那么多詩人里,讓人記住的呢,就是他的《楓橋夜泊》,可能提到這里,有的人可能想不起來。 毛寧的濤聲依舊總聽過吧,這首歌就是以楓橋夜泊為藍本的,大概是:月落烏啼那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利用了原來的千古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據相傳這首詩讓李白都放下酒,贊嘆不已。那是有一次李白外出歸來路過客棧,聽到人們議論一首詩,就拿過來看了一下。 忽然,他玩世不恭的臉色漸漸變得平靜又深邃,他嘆了口氣,過一會才一臉復雜的說道,好詩,好一個張繼。說罷就頗為落寞的喝了杯酒。 ![]() 這首詩的典故是什么呢,原來張繼開始并沒太大名氣,看著身邊那些朋友,聽到的都是他們耳熟能詳的事情,再看看自己一事無成。張繼的心理是很復雜的。 后來一次外出,看著周圍的夜色,聽這烏鴉的啼叫,張繼悲憤的心思,一下子井噴,燃燒了小宇宙,寫出《楓橋夜泊》這首絕唱,所以,人無論到什么時候都不要放棄,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 ![]() 小編簡單為大家概括下這首詩的意境,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可以試想一下,清冷的月光伴隨著烏鴉的啼叫,漫天的霜雪與詩人凄涼的心境相共鳴,江邊的楓葉與風中搖晃的漁火讓他有些思鄉。一個經常在外的游子,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其中滋味有誰能懂。就好比我們都在陌生的城市奮斗,家里人跟親朋一說,我孩子在城市工作呢。 然而呢?為了省點錢,有人睡過馬路,橋洞,這些有人知道嗎,白天過著被呼來喝去的生活,晚上走在毫無人情味的城市,回到沒有溫度的房間。跟家里通話,告訴他們,自己挺好,然后就抱頭痛哭。我們與張繼,沒什么不同,如果真有的話,那就是他對自己一直都堅信,而我們卻因為對自己的一次次看輕,與機遇擦肩而入,這值得反思。專科畢業的,你或許年薪百萬,本科畢業,或許待字閨中。人要相信自己,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誰會看得起你。這個時代看能力,可能力又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 總之,張繼的成功也是偶然,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文采,也寫不出來,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總有一天,你必將成功。 |
|
來自: 瀟瀟雨ekg9m5f4 > 《文學一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