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說,人生只要努力就好了。其實,努力也不一定就好,關(guān)鍵要看你的努力對不對。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對,越努力反而就越跑偏,因為你沒在正道上。只有把努力的方向找對了,這樣的努力才對頭,才可能有效果。
我們經(jīng)常講物極必反的道理,但我們自己往往還會犯這樣類似的錯誤。大家都希望吉祥順利,都希望趨吉避兇,但一旦真的順利了,就容易得意忘形。一得意忘形就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干了,這就容易鑄成大錯。比如,有的人一順利的時候就會神氣活現(xiàn)。一個人神氣活現(xiàn),別人就很生氣。也就是說,問題都是自己制造出來的。 對每個人而言,那個不斷出現(xiàn)的弱點(diǎn),就是他的“罩門”。這個“罩門”就是影響人命運(yùn)的東西。每到關(guān)鍵的時候,這個“罩門”就會出現(xiàn),就會讓人犯錯誤,就使人的命運(yùn)變壞。 所以,我們活著,首先就是要找到這個“罩門”。找到這個東西了,才能談改變。連找都找不到,怎么去談改變呢?
其次,要明白知難行更難的道理。 能找到自己的“罩門”,就已經(jīng)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人都是看別人的毛病,看得清清楚楚,他這樣不好,那樣不對。到自己身上了,反而毛病就不容易找出來了,好像自己根本就沒有毛病,有點(diǎn)毛病也沒什么大不了。所以說,知難,知道自己的缺點(diǎn)很難。 但是知道了自己的毛病、缺點(diǎn)后,要怎么改變才是更難的。誰都愿意改變別人,就是不愿意改變自己。因為改變別人時自己沒什么感覺,而改變自己的過程卻很痛苦。 要改變命運(yùn),就非得去掉自己的“罩門”不可。所以要對自己嚴(yán)格,對別人寬松。而且要表里一致,決不可說一套做一套。孔子講,名不正,則言不順。說的一套與做的一套能吻合到什么程度,就是一個人修道的高度。 當(dāng)然可以慢慢來,因為目的是清楚的,而道路是彎曲的。但是要行動。道是用來行的,不是用來說的。
再次,要回歸到書本上去。 現(xiàn)代社會求新求變,整個社會都在講變。其實這是人類最可怕的信號。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科技是無罪的,只是我們?nèi)祟悶E用了科技。 不僅如此,因為傳統(tǒng)文化被一代人耽擱了,所以出現(xiàn)了斷代。我們現(xiàn)在就是要做好這個傳承的工作。 總而言之,傳承中華道統(tǒng)文化,就是要回歸書本,回歸到老祖宗的幾本書上去。但是不要斷章取義,明明不是那個意思,硬要說成是那個意思,這都是不行的。學(xué)多少不重要,關(guān)鍵是要學(xué)對。 把這些都搞明白,我們才能改變我們的人生命運(yùn)。 |
|
來自: 儒藝齋 > 《國學(xu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