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是中國人盡皆知的吉祥物。如意一詞的由來則源于梵語阿那律,系指一種器物,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癢,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和尚宣講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于上,以備遺忘。其端多作心形、靈芝形、云紋形。 ▲白玉仙人賀壽雙蝠如意 由如意作為原型,人們從中提煉出心形、靈芝形和祥云形的如意紋樣。并在建筑、家具、衣物、裝飾等常應用這些紋樣。 而紫砂壺中的經典如意,源于兩位紫砂巨匠——時大彬與顧景舟,兩位大師相隔300多年的歷史光陰,先后在紫砂上對如意紋進行精彩的創作演繹,成為紫砂壺中傳之久遠的經典名品。 一、時大彬 ▲大彬如意原作 時大彬對如意紋的創作,即是大彬如意壺。此壺1984年在無錫甘露鄉出土,墓主是明代有名的華老太師華察的孫子華師伊(涵莪),出土時有華氏墓志確切紀年,是一件有據可考的名壺。 壺呈淺褐色,淳樸古雅,閃爍有淺黃色顆粒,精光內蘊。壺身似球形,下承三足,壺蓋貼塑四瓣對稱的如意云頭紋,蓋鈕如珠,中部留有出氣小孔。把梢與足空隙處橫刻“大彬”二字楷書款。 ▲深井紫泥 大彬如意 除了此款經典的大彬如意壺,在其他很多茗壺上亦可以看到,大彬如意的裝飾手法,如清初澹然齋款的如意蓮子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雍正時的扁圓執壺。 ▲澹然齋款 如意蓮子壺
澹然齋之制器,正是清初紫砂壺之大家。澹然齋是清早期,皇親貴族喜愛的紫砂堂名,因此凡定制紫砂茗壺時多用“澹然齋”款。 ![]() ![]() ▲清雍正 扁圓執壺 故宮博物院 ![]() ![]() ▲清雍正 扁圓執壺 故宮博物院 此兩款茗壺壺蓋上,裝飾的柿蒂紋、蓮瓣紋,亦可以看到大彬如意裝飾手法的身影。 二、顧景舟 ![]() ▲顧景舟 云肩如意套具 顧景舟對如意紋的創作,為云肩如意與仿古如意。紫砂壺上的云肩如意紋飾,較早的為明末清初惠孟臣,銘刻詩句的如意云肩茶葉罐。但顧老的云肩如意與此不同,使如意紋飾的線、點凸出,恰如剪紙藝術。 ![]() ![]() ▲惠孟臣 銘刻詩句如意云肩茶葉罐 ![]() ![]() ![]() 仿古如意,在經典的仿古壺上,壺腹飾以如意紋,與橋形如意鈕相呼應,于傳統造型中見新意。此外壺口與壺蓋邊沿,相吻合成一條飽滿燈草線,口、蓋各占其半,是又一種變化。 ![]() ![]() ▲顧景舟 仿古如意 ![]() ▲ 朱泥 仿古如意 這三款經典的紫砂如意壺,不知你更喜歡哪一款,哪一款才是你心中的如意呢? ?紫砂經典,溫潤百年。期待與大家交流分享,可加微信qqcc88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