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某,女,50歲,初診日期:2011年3月21日。 患者訴胸中左右竄痛,咳嗽,痰咳不出,咽癢,氣喘,喜深呼吸,自汗,盜汗,皮膚比較敏感,觸及皮膚就發紅,頸項癢,無皮損,胯痛,手關節稍痛,腳涼,眠差,口中和,小便可,大便1日1次,稍干,舌淡胖苔白,脈細弦。 辨六經屬太陽太陰陽明合病挾痰飲證,辨方證為桂枝加龍骨牡蠣合半夏厚樸湯加杏仁桔梗湯證。處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清半夏15g,厚樸10g,茯苓12g,蘇子10g,桔梗10g,杏仁10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生姜15g,大棗4枚。7劑,水煎服,龍骨、牡蠣同煎,日1劑。結果:咳嗽已,出汗已。 按語:患者皮膚比較敏感,觸及皮膚就發紅,頸項癢、無皮損、自汗、盜汗、手關節稍痛、口中和、眠差,屬太陽表證之營衛、氣血不和,宜桂枝龍骨牡蠣湯。桂枝湯外調營衛、內和氣血,生龍骨、生牡蠣,斂浮越、鎮靜安神。馮老《解讀張仲景醫學》一書中指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證除見于夢遺失精患者外,還可見于不論男女老幼,因慢性病出現的神心癥。 此外,患者胸中左右竄痛、咳嗽、痰咳不出、咽癢、氣喘、喜深呼吸、舌淡胖苔白、脈細弦,為太陰里虛寒之痰飲氣結所致,為半夏厚樸方湯適應證,加杏仁,增強降逆止咳之功;加桔梗利咽排痰。半夏厚樸湯原是《金匱要略·婦人雜病》治療“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癥。胡老認為,本方是小半夏加茯苓湯更加厚樸、蘇葉而成,用于痰飲氣結所致的胸滿、咽堵、咳逆,為溫化痰飲、降逆理氣之方。此患者正是痰飲氣結引起的咳嗽、氣喘、胸中竄痛,為桂枝加龍骨牡蠣合半夏厚樸湯加杏仁桔梗湯證,故服之方藥對證,見效很快。方中蘇葉,馮老常用蘇子代之治療此類寒性咳嗽效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