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菌季,云南人就不淡定了。
雞樅、羊肚、青頭菌來者不拒,就連有毒的紅牛肝菌“見手青”,剁吧剁吧炒熟上桌,手起筷落,光盤見底。 五花八門的菌怎么認(rèn)?松茸松露為什么貴?今天和大家回顧一篇舊文,花上三分鐘,你就能吃懂市面上95%的云南菌子。 我們飛赴云南,去到最好的菌子產(chǎn)地——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親眼見證這一年一度的全民吃菌爬梯! 好問題: 云南到底有多少種菌? 據(jù)統(tǒng)計(jì),云南野生菌現(xiàn)約250種,占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還多。
山林地形和植被非常適合野生菌生長 在云南人的美食世界觀里,野生的才是菌子。菌子與菌子之間,還有一套完整的“尊卑體系”。 云南有兩種菌:一種叫“菌子”,一種叫“人工菌”。 那些可以被人工養(yǎng)殖的菌類,在當(dāng)?shù)厝搜劾铮径疾荒芩憔印?/span>
外地人平常吃得津津有味、并細(xì)分命名為平菇、草菇、鳳尾菇的各種“菇”,云南人都不屑去辨識它們,簡單粗暴統(tǒng)稱為“人工菌”后,就結(jié)束了…… 「 野菌鄙視鏈 」 鄙視鏈頂端: 雞樅、干巴菌、牛肝菌、松茸等 雞樅:生長在酸性土壤上的松樹林中,長腿銀傘帽,滋味清甜口感脆嫩。 干巴菌:生長在腐朽的松木上,帶著松樹特有的清香,束狀的菌肉很有嚼勁。 牛肝菌:一般生長在栗樹下的矮灌木叢中,菌傘和菌帽都渾圓緊實(shí),口感肥厚滑膩。 松茸:一般生長于松櫟混交林,散發(fā)特殊的松枝和泥土的清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 課外延伸:認(rèn)識紅牛肝菌——見手青 作為可食用的“毒菌”,見手青菌帽下的黃色海綿物質(zhì)一碰就變成青黑色,是牛肝菌家族中的異類。美味和神經(jīng)毒素并存,識別見手青最簡單的方法:菌傘蓋下面的黃色部分一碰就發(fā)青。摸完記得洗手!
鄙視鏈中產(chǎn)階級: 羊肚菌、虎掌菌 羊肚菌:口感爽脆,形同其名,菌帽凹凸不平,非常像倒扣的羊肚子。喜愛低溫,主要產(chǎn)地是麗江和香格里拉,在發(fā)生過山火的土壤上生長更旺盛。 虎掌菌:酥松易嚼,形態(tài)扁平寬大,基本沒有菌柄,攤在地上有點(diǎn)像大老虎的腳印,主要出產(chǎn)自麗江和楚雄的高山地區(qū),與大樹的樹根共生。 鄙視鏈底端分割線: 青頭菌 青頭菌:溫良青頭菌是小家碧玉的少女,口感滑嫩。它在菌子尊卑體系中也是一條分界線:地位在青頭菌之下的菌子,通常就被云南人統(tǒng)稱為“雜菌”了。 雜菌中可圈可點(diǎn)的菌子并不少,比如奶漿菌、銅綠菌、谷熟菌和雞油菌,體型大小都相似,顏色分別是暗橘紅、黃銅色、小麥黃和鮮黃色,口感或脆或糯各有不同,是四位姐妹花。 雜菌四姐妹 靈魂拷問一: 哪里的菌子最好吃? 云南幾乎沒有不產(chǎn)野菌的地方。從南到北,菌山有濃密的松樹林和栗樹林植被覆蓋,夏季溫度和降水適中,適合菌子生長。 滇中地區(qū)楚雄南華縣是著名的雞樅產(chǎn)地,在菌季,不少省內(nèi)人驅(qū)車百里去菌山“攔截”最新鮮的雞樅。玉溪易門縣也盛產(chǎn)雞樅和牛肝菌,頭一批上市的見手青一般是易門產(chǎn)的。 滇南普洱市雖然靠近北回歸線,但周圍的群山給菌子帶來了適宜的溫度,干巴菌、牛肝菌和雞樅都有出產(chǎn)。 地處滇北的麗江和迪慶,氣候尤其適合松茸的生長,而且由于氣溫較低,菌子的成熟期更長,所以松茸的滋味更佳,日本商人會從這里直接訂購松茸空運(yùn)回國。 松茸形態(tài)敦厚大方,口感清淡,是云南人吃菌的新寵,不在傳統(tǒng)菌子食譜中。近十年來,由于受到日本人的鐘愛,墻外開花墻內(nèi)香,才受到國內(nèi)食客的喜歡和重視。 靈魂拷問二: 什么時候的菌子最好吃? 靈魂拷問三: 這些菌子是怎么被找到的? 首先,要走進(jìn)正確的樹林——不是所有的林子里都能長出菌子。 云南之所以適合野生菌生長,和這里山區(qū)的松樹和栗樹植被有很大的聯(lián)系。在背陰面的松樹林和栗樹林里,很容易找到菌子的“小窩”。 記住早起的人有菌吃。趕早上山,你不但能甩掉其他撿菌的“對手”,還可以在菌苞打開之前就把它摘下。 要知道,越嫩的菌子越珍貴,雞樅菌苞的價格比菌傘大開的貴上一小倍。
另外,還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yàn)。雞樅有和白蟻窩共生的規(guī)律,科研結(jié)果稱,白蟻的分泌物能促使雞樅的孢子生根。 迪慶州的藏民從前把松露叫做“豬拱菌”,因?yàn)樨i會搜尋松露的氣味,在豬鼻子癡癡拱的地方去挖土,一般會有收獲。 不過,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你首先要有一頭豬。 在云南菜場 松露也一樣扔地上賣 即使沒機(jī)會上山撿菌,去云南的野生菌市場逛一逛,也能滿足你對野菌世界的好奇心。 昆明木水花野菌市場,被稱為“全國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或者你也可以叫它“宇宙中心的菌子游樂園”。 從6月到10月,市場里的地?cái)偵暇蛿D滿了各種野生菌,仿佛人類才是這里的外來物種。 就算土生土長的云南人,也沒有幾個能正確叫出所有菌子的名字,所以盡管開口問,攤主一般都會帶著得意的表情來回答你的小白問題——有人關(guān)注的菌子才值得驕傲。 逛市場時只需留意,興奮拍照時別把菌子踩壞了:每公斤1500元的天價松露,在這里也一樣扔在地上賣。 在云南,菌子下市叫做“落潮”。到10月中,潮水一般洶涌的新鮮野生菌大潮逐漸退去,市場里出售菌子的干片,顯得有些蕭條。 最后,像云南人一樣 吃菌子 云南菌子種類奇多,但當(dāng)?shù)厝伺胝{(diào)菌的方法比較單一。對待菌子,他們講究給味覺做減法:菌子本身的鮮味比其他調(diào)味料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所以越鮮甜名貴的菌子,做法越簡單。 ? 以素當(dāng)葷 要牢記:越貴的菌子越要素吃。 在云南,你要夸一家人闊氣可以說:“這家人吃菌子,一點(diǎn)肉都看不見!”
? 非炒即煮 來到云南,一定要嘗試一盤炒干巴菌。 干巴菌比上等真牛肉干巴還要貴得多,卻仍然受到云南人的熱愛,因?yàn)樗擞蓄愃婆8砂偷目诟校€有松針的清香。 干巴菌有一種酷似腌牛肉干的濃郁香味 炒干巴菌的方法也和炒牛干巴一樣,調(diào)料都不用多,辣椒、皺皮青椒和鹽就足夠,炒出的菌子肉香和山野氣息一起嚼,越嚼越香。 如果是新鮮的雞樅,不妨試試用白水煮,無油無鹽清湯寡水,卻真能嘗出雞湯般的鮮美。 ? 菌苞煮湯,菌傘炒 菌子才冒出土?xí)r,叫做“菌苞”,菌苞成熟后打開變成“菌傘”,不同時間和形態(tài)的菌子,口感有區(qū)別,烹調(diào)方法也不同。 特別是口感發(fā)脆而不夠嫩滑的菌子,比如青頭菌,才冒出來的小菌苞很鮮嫩,炒吃破壞鮮味,用雞湯或肉片一起煮,能彌補(bǔ)菌子本身的清淡。 *** 每年吃菌中毒的人不在少數(shù),什么“鐵絲衣架滿天飛”、“三個小矮人在手上喊你打麻將”之類體驗(yàn),比比皆是。 即便這樣,也擋不住云南人對菌子的熱情。菌季一來,他們就開啟了吃菌模式,直到雨季結(jié)束,這股吃菌狂潮才慢慢平息下來…… 有人今年的愿望就是菌子季去一趟云南,邊采邊吃,還做了首打油詩: 生拌見手青,天上飛小人。 綠豆備一份,解毒靠運(yùn)命! 真羨慕云南人,啊!! 文|張小電 圖、插畫|Min、鹵咸 編輯|阿七,blublu 特別感謝:蘇鵬、敢于胡亂 今天,我們都是精神云南人 點(diǎn)擊圖片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