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唐代詩人盧仝讚美抹茶之詞 抹茶起源於隋朝 在唐宋時期達到巔峰 今天藝光復與各位慢慢講述抹茶的歷史和抹茶道的文化底蘊 圖片 | 來自網路 文字 | 藝光復 1996年,哈根達斯在日本推出了抹茶味冰淇淋以後,今天抹茶口味冰淇淋在日本的銷售量上升到第三名,喜好率將近50%。日本飲料的老大伊藤集團推出的固體抹茶,年銷量更是超過一千萬份 不僅如此,抹茶還風靡世界,僅2014年一年,美國的抹茶粉零售額就增長了54.9%,抹茶飲料的銷售額翻了兩倍多。星巴克的抹茶星冰樂則在歐美熱銷。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有冰淇淋的地方就有抹茶味道,它已經是代表自然和健康的消費理念了,一晚抹茶裡的營業(yè)成分超過30杯普通綠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調試出抹茶的香精。 反觀中國,十幾年前中國幾乎沒有什麼抹茶的產品。只是近年,我國年輕人受到了歐美日本的影響,抹茶消費才在中國流行起來。 2013年,德國綠茶網站對市面上70多款優(yōu)質的抹茶進行了測評,這些全部來自德國、法國、日本和美國,唯獨沒有中國的抹茶。 但是,有誰能想到,抹茶竟然是起源中國的。而且,今天歐美日消費的大多數抹茶並不是真正抹茶,只是綠茶粉。日本企業(yè)寫配料表時,都會區(qū)分「抹茶粉」和「綠茶粉」,中國則沒有像日本一樣的行業(yè)標準。所以你在很多地方吃到的「抹茶」,其實都是用綠茶墨粉冒充的。 抹茶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又會在中國失傳了,在日本興起呢? 簡單地說 抹茶就是茶末 抹茶 其實也是一種喝茶的方式 在唐朝以前,人們喝茶的形式主要是煮茶。方法是先把茶葉碾成碎末,製成茶團,飲用時把茶搗碎,加入蔥、薑、蒜、橘子皮、薄荷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 到了唐宋,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喝茶方式,就是把茶葉碾成碎末,羅細,然後沖水將茶末調成糊狀喝下,因而這也叫做“吃茶”,其實就是抹茶。 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非常高,所取用的可不是普通的茶葉。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五十天左右,以四月及五月出產的優(yōu)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 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 另外,在春茶採摘前20天,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搭設棚架,覆蓋稻草簾子,遮光率達到98%以上,減少陽光會讓葉片產生更多的葉綠素,以形成它獨特的綠色和優(yōu)秀的、新鮮的、并帶有淡淡的甜味。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 ![]() 等茶葉摘取下來,還要經過蒸汽殺青、揉捻、再乾燥后等輔助工藝處理,最後會被傳統日本花崗石磨研磨,這種特殊的石墨,可以把茶葉碾磨成很細的顆粒,每個顆粒一般在2~20微米。讓茶葉從葉脈和葉莖中分離,只有茶葉中最貴重的部分才會被加工成茶粉。 ![]() ![]() 所以無論何時,抹茶價格也是綠茶粉的近百倍! 因為茶葉里真正溶於水的部分僅僅為35%,大量的不溶於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們扔掉了,這樣太浪費了,所以就要磨成細末全部吃掉,這樣就可完全被人體全部吸收。 說道這裡,想必你也就明白了,物以稀為貴,這絕對是古代的奢侈品呀! 所以,抹茶從開始之初,作為貴族的飲茶方式,把貴族的生活和氣質體現的淋漓盡致。 ![]() ![]() 看過藝光復過去文章的朋友都知道,中國文化最鼎盛的時期就在宋代,那絕對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最佳年代。中國最好的瓷器(四大名窯:我用一種顏色 俘你之心),最棒的詩詞,最著名的茶文化都是在宋代(宋代點茶:茶碗藏芳華) 宋代的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社會積累巨大財富,貴族官員收入很高沒工作壓力小,政治環(huán)境又非常寬鬆。有錢有閒的情況下,文人當然可以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了 試想,在一個“滿園春色關不住”的庭院中,幾個文人賞景,賦詩,斗茶… 很可惜,這樣喝茶的境界,卻在中國絕跡了... ![]() ![]() 元朝滅宋以後,蒙古貴族雖然也喝抹茶,但依照他們的生活習俗,往茶里摻加了奶、面和調料,這使抹茶徹底失去本來的自然味道。 一代可以暴富,三代養(yǎng)不出一個貴族,蒙元貴族雖然有了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卻無法從氣質上短時間提升自己的品位。 到了明朝,隨著市民階級的興起,喝茶成了人們生活的習慣,作為平明百姓來講,沒有時間和財力喝抹茶,所以,一種快捷的喝茶方法產生了,這就是泡茶棄渣,此方法,也一直流行到了今天。 明朝的官員,收入偏低,加上朱元璋加強中央集權,高壓的手段使官員早就喪失了宋朝士大夫的閒情雅緻,點茶就此在中國大地上絕跡,中國唐宋那種自然的審美樂趣,以及對勞作喜愛精神蕩然無存... 這種變化也體現在了文化方面,唐詩宋詞的雅緻也被“三言二拍”等市場小說所替代。 中國文化中的唐宋貴族的氣質被功利世俗的氣質所取代,上層的生活更多是顯示繩營狗茍,在仕途上的專營,以及奢侈富華的驕橫鋪張 最後,從明代開始,就不再流行點茶法了(也就是我們說的抹茶),而改用茶葉沖泡。中國抹茶道遂告失傳,形成歷史斷代... ![]() ![]() 抹茶,這種追求愜意的鄉(xiāng)村生活、高貴的心態(tài),是一種低調而高雅的炫耀,這樣講究的生活方式定會被模仿的。 在平安奈良時期,日本人就已經開始在唐代人的影響下喝茶了,直到公元1191年日本鐮倉時代,遣唐使榮西禪師將中國南宋的「點茶」文化及蒸青抹茶的製作工藝帶回日本,當時日本的抹茶製作工藝,是以嫩葉為原料,先將其搗碎製作成團狀或餅狀,然後烘乾或曬干,飲用時再將其充分烘乾,用石墨并人工加工碾碎成粉末,以供飲用。直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出現機械時,才開始用機械生產抹茶。 ![]() 抹茶傳到了日本,被日本上層社會學習,在漫長的歷史衍變中形成了獨特深厚的日本民族特色,漸而形成了「抹茶道」亦叫做「茶之湯」。抹茶道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fā)揚光大,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寶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 ![]() 日本一共有四大抹茶產地,愛知縣的西尾抹茶,福岡縣的八女抹茶,靜岡抹茶及京都宇治抹茶。而現在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是「表千家」和「里千家」茶道,流傳面積廣,盛行全國,促進了日本飲茶風俗的民眾化。 ![]() 無論怎麼說 作為一名中國人 總歸是為沒有保存好 抹茶道這樣的文化瑰寶而感到惋惜 然身為一名茶人 為日本將這樣的文化 傳承下來并發(fā)揚光大而感到慶幸 我們始終是沒有弄丟了它啊 ... ... 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 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 培養(yǎng)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 這其實也是中國人 在對茶研發(fā)癡迷之外所缺失的地方 我們喝茶 習茶的根本目的為何 難道僅僅只是因為口渴或是健康 與我而言 喝下去的並非為最重要的 這當中的儀軌所賦予我的 才是最值得慢慢去感悟的 它傳遞給我們的 始終融於生活的每一步裡 ![]() ![]() 曾經的我們擁有的東西 反而失去 卻被別人如獲至寶的撿了起來 究其原因 不過是缺了一份淡然平和的精神 … ... 他們先把新鮮珍貴的茶葉 慢慢地磨成細末 一種自然的茶香撲鼻而來 這是大自然賜給人類最精華的氣息 往 期 精 選
◆ 中國節(jié):用一年最圓的月亮 來陪伴最親的人 ◆中國最好的瓷器時代: 我用一種顏色 俘你之心 ◆ 中國最好的茶: 六大茶系秘言|教你識別六大茶 ◆ 中國最好的茶器: 一兩百銀的價值 ◆中國最好的文化:那些穿越時空的吟唱 ◆藝光復 :藝光復 堅守文化傳承使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