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脈曲張的高發人群: 靜脈曲張常見于負重或是長期站立工作者,如教師、交警、發型師、站崗執勤人員、廚師、外科醫師、專柜小姐、空姐、搬運工等,它是這些人群的“職業病”,還見于孕婦和肥胖者,以及經常乘坐長途汽車、經常坐經濟艙長途飛行的人。 靜脈曲張患者中10%的病人從事經常走動的職業,30%的病從事經常保持坐位工作的職業,60%的人從事站立性工作和體力活,不活動的站立對下肢靜脈造成的損傷更嚴重。女性靜脈曲張明顯高于男性。 二、靜脈曲張的癥狀: 常見于小腿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腿部有酸脹感,皮膚有針刺感、瘙癢;腿無力易疲勞;繼續發展會出現足踝水腫,有疼痛和壓痛感;嚴重時局部壞疽和潰瘍(即“老爛腿”)。靜脈曲張常見于手臂、食管胃底靜脈、精索靜脈,以下肢靜脈曲張最常見,其實痔瘡也屬于靜脈曲張。 三、靜脈曲張的發病原因: 靜脈曲張癥狀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遺傳)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癥狀。還見于蹺二郎腿習慣、慢性便秘和咳嗽、長期吸煙等而導致靜脈曲張。 四、靜脈曲張的危害性: 小腿或手臂靜脈曲張影響身體的美麗,尤其是夏天愛穿裙子的女性。下肢靜脈曲張發生早期出現蚯蚓狀靜脈曲張,明顯凸出皮膚,隨著病情加重患肢酸脹、疼痛也就越明顯,如色素沉著,濕疹樣皮膚炎等,最終發生淤血性潰瘍。嚴重時引發并發癥如:足踝水腫、曲張靜脈的破裂引起大出血、潰瘍、造成深靜脈血栓。 五、靜脈曲張的治療: 1、壓迫治療法:使用彈性襪,利用外在的壓力來減少運動時產生的水腫。如果病患已因靜脈高壓而產生腿部潰瘍,則應尊重醫師的指導服用抗生素和利尿劑并輔以特殊衛材。 2、納米絲微創術:此技術依托精準定位技術,在可視的狀態下采用微細的導管介入到曲張部位,刺激血管內膜,恢復正常的血液循環,使病變的血管24小時內消失,從而有效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狀況,進而促使相關癥狀逐步消失。此項技術能夠無痛、無創或微創消除病患,同時滿足患者對手術后美體的要求。臨床顯示不復發,但是卻有極少數病人復發。 3、硬化劑療法:硬化劑注射無需麻醉與開刀,但是如果硬化劑注射液外滲可導致皮膚壞死;硬化劑一旦流入深靜脈可導致血栓形成,嚴重者發生肺栓塞,容易復發,僅適用於少數患者。 4、外科抽除手術:在腹股溝做切口,切斷結扎或抽出大隱靜脈,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需住院2-3天。若靜脈曲張太厲害時,可能需要數個小傷口,一段段的抽除曲張靜脈。治療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傷口較疼痛的缺點。 5、刨吸技術:利用皮下光源照射來定位曲張靜脈,然后利用刨吸系統來去除曲張靜脈。這項技術只需在小腿上做2個切口,就解決了小腿曲張靜脈的問題。然而,刨吸技術不適用于大隱靜脈的主干的處理??瓷先デ锌谏俣?,但是皮下的創傷較大。 6、血管內燒灼治療:即激光治療,在膝蓋或足踝內側做小切口,放入極細的導管,用高頻波(或稱射頻)或雷射光束燒灼、阻斷曲張的靜脈血流。 六、靜脈曲張的預防保?。?/p> 1、避免久站、久坐。若工作需要必須久站,久站時不要總用兩條腿一起支撐全身重量,可有所側重,讓兩條腿輪換休息;經常踮起腳來,讓腳后跟一起一落活動;或經常進行下蹲練習。以上動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強烈收縮,減少靜脈血液積聚。 2、睡覺時抬高體位。躺下休息時,用枕頭等物抬高雙腿,高于心臟水平,并維持膝蓋彎曲,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緩解下肢靜脈曲張癥狀。 3、堅持運動。堅持每天騎單車4至5公里(勻速,不要猛蹬車);快速步行4次,每次15分鐘,就可以有效地緩解癥狀。因為運動,腓腸肌的運動加大,活動不斷,靜脈血管就象抽水泵一樣將積存在處于曲張狀態的靜脈中的血液往心臟方面提供。同時,由于局部微循環的加快,使曲張靜脈的新陳代謝也加快,靜脈也能較快恢復正常。 4、穿靜脈曲張彈力襪。在騎單車、快速步行和久站時,穿上彈力襪(也叫“醫用彈力襪”)更有效。彈力襪在最需要壓力的足踝部分給予較強的支撐壓力,順著腿部向上逐漸遞減。收縮小腿肌肉,有效地緩解或改善下肢靜脈和靜脈瓣膜所承受壓力,使血液回流心臟,達到雕塑腿型、美化曲線,改善蘿卜腿并且預防靜脈曲張。穿彈力襪的最佳時間是在早上起床時,一天穿10小時左右為宜,夜晚睡覺時最好脫掉彈力襪。 購買彈力襪時,最好征求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型號和樣式,醫院和淘寶店均有銷售,但是要甄別優劣產品,如果購買到次品或不符合自己腿部型號的彈力襪,使用時不僅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而且會加重病情。 為了延伸靜脈曲張襪的運用壽命,收到襪子請先放在冰箱里冷凍1-2兩天,然后放在放入醋或許砂糖的溫水里浸泡半小時到一小時,洗的時分用溫文番筧或洗發精在溫水頂用手搓洗。還有要勤修剪手指甲,以免穿襪子時劃破彈力襪。 5、戒煙、戒酒、忌蹺二郎腿:減少血液的黏度,有利于靜脈血液的循環,減少靜脈曲張。 6、膳食調養:多吃蔬果、補充足夠蛋白質(如:魚、牛羊肉、豆制品)、補充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南瓜、綠葉蔬菜、堅果類、乳制品)、低鹽飲食等,增強免疫力,減少血液黏度,防治便秘,減緩靜脈壓力。 7、高抬雙腳:每天將雙腳翹起2-3次,平或高于心臟,此時腳、腿部血循環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臟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環。 8、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墻,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翹起,然后向后甩動,使腳尖用力向后,腳面繃直,腿亦盡量伸直。在甩腿時,上身正直,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此法可預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無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
|
來自: 旭日東升u39mqn > 《西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