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并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和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日享有被合并方相對于最終控制方而言的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 的份額+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譽) 應收股利(享有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有關資產、負債(支付的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 實收資本或股本(發行股票面值總額)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倒擠) 2.合并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借:資本公積(以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貸方余額為限) 貸:盈余公積(歸屬于現行母公司部分) 未分配利潤(歸屬于現行母公司部分) 3.合并日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投資當年: (1)調整子公司盈利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2)調整子公司虧損 借:投資收益 43 貸:長期股權投資 (3)調整子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4)調整子公司其他綜合收益變動(假定其他綜合收益增加)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本年 (若減少作相反分錄) (5)調整子公司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以及利潤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假定所有者權益增加)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本年 (若減少作相反分錄) (6)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7) 借: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年(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提取盈余公積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年末未分配利潤 (8) 借:資本公積(以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貸方余額為限) 44 貸:盈余公積(歸屬于現行母公司部分) 未分配利潤(歸屬于現行母公司部分) 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1)調整以前年度子公司盈利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年(期)初未分配利潤 (若為虧損則作相反分錄) (2)調整子公司本年盈利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3)調整子公司本年虧損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4)調整子公司以前年度分派現金股利 借:年(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 (5)調整子公司當年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6)調整子公司以前年度其他綜合收益變動(假定其他綜合收益增加)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年初 (若減少作相反分錄) (7)調整子公司本年其他綜合收益變動(假定其他綜合收益增加)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本年 (若減少作相反分錄) (8)調整子公司以前年度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以及利潤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的 其他變動(假定所有者權益增加) 借:長期股權投資 45 貸:資本公積——年初 (若減少作相反分錄) (9)調整子公司本年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以及利潤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 變動(假定所有者權益增加)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本年 (若減少作相反分錄) (10) 借:股本(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年末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母公司)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11) 借: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年(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提取盈余公積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年末未分配利潤 (12) 借:資本公積(以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貸方余額為限) 貸:盈余公積(歸屬于現行母公司部分) 未分配利潤(歸屬于現行母公司部分) (二)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借:資產(被合并方原賬面價值)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部分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貸:負債(被合并方原賬面價值) 46 資產(合并方付出資產賬面價值) 實收資本或股本(合并方發行股份面值)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一)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購買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1)將子公司各項資產、負債由賬面價值調整到公允價值 以固定資產為例,假定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 借:固定資產 貸:資本公積 (2)確認遞延所得稅 借:資本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3)購買日抵銷分錄: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商譽(借方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盈余公積(貸方差額) 未分配利潤(貸方差額) 【提示】貸方差額應計入營業外收入,但購買日不編制合并利潤表,所以計入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購買日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 調整分錄(以管理用固定資產為例,假定固定資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如下: 1.投資當年 借:固定資產——原價(調整固定資產價值) 貸: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 47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管理費用(當年按公允價值應補提折舊)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貸:所得稅費用 2.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借:固定資產——原價(調整固定資產價值) 貸:資本公積——年初 借:資本公積——年初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年(期)初未分配利潤(年初累計補提折舊)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貸:年(期)初未分配利潤 借:管理費用(當年補提折舊)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貸:所得稅費用 【提示】按照權益法的調整與同一控制企業合并處理相同。 抵銷分錄: 1.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借:股本(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年末未分配利潤 商譽(借方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母公司)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少數股東投資持股比例) 營業外收入(投資當年年末貸方差額,母公司) 48 盈余公積 年(期)初未分配利潤(非投資當年貸方差額,母公司) 2.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 少數股東損益 年(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提取盈余公積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年末未分配利潤 (三)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借:資產(購買日取得對方資產的公允價值) 商譽(借方差額) 貸:負債(購買日承擔對方負債的公允價值) 相關資產(支付的合并對價的公允價值) 營業外收入(貸方差額) 【提示】合并對價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視同非貨幣性資產的處置,確認資產的處置損 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