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目前已成為危害全民健康的第四高,多是由于肥胖、暴飲暴食所致體內嘌呤代謝紊亂,使得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 而尿酸過高則是導致痛風的根源所在,嚴重者會在自己的關節處形成結晶,最終引發痛風石。 其中,身體出現這三個信號,說明你尿酸高了! 信號一、關節異常腫大 體內尿酸高最明顯的標志就是關節異常腫大。這是由于人體尿酸會隨著血液流動,而血液流通全身,當體內尿酸沉積過多,尿酸鹽晶體也會游走全身,因此尿酸鹽可能沉積在全身各關節,包括腳趾、腳踝、膝蓋、手肘等。 所以,當自己的關節部位出現異常腫痛時,就一定要小心了。 信號二、出現腎臟疾病 尿酸主要是通過腎臟而代謝到體外,如果體內的尿酸不斷升高,腎臟可能因為尿液的酸性而出現腎間質性炎癥,導致腎臟功能受損。 還有的患者,尿酸大量沉積在腎臟中,形成了腎結石,導致腎絞痛、血尿等明顯癥狀。 信號三、出現痛風石 當體內尿酸累計到一定水平時,超過了人體代謝的范圍,尿酸就會沉積在軟組織中,形成一些小結節,最常見到的就是在耳輪。 這些會導致皮膚表明明顯凸起的小結節,一般又叫痛風石。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尿酸值在90至420umol/L之間,如果高于420,那么就是屬于高尿酸血癥了。尿酸是由嘌呤在體內轉化而成,所以降尿酸可從源頭減少嘌呤的攝入開始。比如飲食來促進體內尿酸的排出,以此減少痛風發生幾率。 “它”是尿酸的“死對頭”,每天堅持吃幾口,高尿酸和痛風也不再敢來! 1、絲瓜絡 絲瓜絡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可以去除體內的尿酸。絲瓜絡味甘,性涼具有活血通絡,消除水腫,通經催乳的功效。 一般用絲瓜絡來泡水,可以增加尿量,促進體內排出多余尿酸。 2、黃瓜 經常吃黃瓜,但是你知道黃瓜還有促進尿酸排泄的功效么? 黃瓜含水量為96%~98%,它脆嫩清香,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黃瓜有除濕,抗腫瘤,清熱利水,利尿的作用,并且它熱量很低,高尿酸患者平時可以多吃些黃瓜來促進尿酸排泄。 3、白菜 民間流行一句話,叫做:百菜不如白菜! 白菜的營養價值豐富,具有清熱利水的效果。其含豐富的維生素,其維生素C、維生素B2的含量比蘋果、梨分別高5倍、4倍。 同時白菜中含有的纖維素,可增強腸胃的蠕動,幫助消化和排泄,從而減輕肝、腎的負擔。 4、櫻桃 研究顯示,兩天內吃櫻桃的高尿酸患者比不吃的痛風的發病率平均要低35%,而且在痛風爆發的時期吃櫻桃也能恰當緩解炎癥。 研究證實,櫻桃是有降低尿酸的功能的。 5、薏米 多數人聽到薏米,以為它就是祛濕用的,其實不然,薏米有利尿利水的作用,可以幫助尿酸進行排泄。 薏米屬于豆類,但是嘌呤含量較低,其內含的豐富膳食纖維可以有效促進我們胃腸道蠕動,而且具有利尿利水功效,促進我們體內尿酸排出,達到預防和改善痛風的效果。 6、金錢草 金錢草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功效,可用于黃疸尿赤,癰腫疔瘡,肝膽結石,尿路結石等癥。 更有研究表明,金錢草能降低體內的尿酸水平,平時可以用金錢草泡水,但是,大病初愈的患者不宜服用。 痛風者,為何夜間疼痛會更加明顯? ![]() 這是因為在夜間休息時,身體新陳代謝緩慢,血流較緩,加之,出汗和水分流失較多,血液粘稠,會使得尿酸易在局部聚集,誘發關節疼痛。 還有,我們人體有一種激素叫做糖皮質激素,它有助于排尿酸,抗炎止痛。可是在午夜時,激素到達了分泌的低谷,這樣就容易誘發痛風。 痛風者要避免疼痛,晚上睡前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注意腳部保暖 ![]() 人體的雙腳部位是尿酸結晶最易沉積的部位,也是血液循環的末梢,一旦四肢末端的體溫相比軀干、心臟更低,就容易引發尿酸鹽在各個關節處的沉積。 所以,睡覺前不要赤腳走路,睡覺時不要赤腳對著空調。 第二件:晚飯節制 ![]() 到了晚上,不少人會管不住嘴,想著吃一些好的,不經意間就會多攝入了高嘌呤食物,但是這反而會加重病情。 要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干豆、酒類、火鍋等,這些都是易引起痛風的食物。 多吃些堿性食物,有助于中和體內酸性物質,防止尿酸沉淀形成結晶。 如,山藥、南瓜、玉米、冬瓜、香蕉、梨等食物。 第三件:多喝水 ![]() 如果喝水少的話,會導致尿液減少,尿中尿酸排泄也會減少,而存積在血中的尿酸就會增多,血尿酸值因此增加。 痛風患者要保證每日3升以上的飲水量。最好不要用飲料代替白開水,平時也可以在家自制降尿酸茶飲,預防痛風更佳。 自制蒲公英玉蘭根茶,取蒲公英根、玉蘭根按1:1的比例制成。 ![]() 蒲公英根:除了去火保肝效果之外,還是很好的利尿劑,有“尿床草”之稱,可見其利尿效果強大,能夠促進體內尿酸的排出,還可以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緩解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玉蘭根:又稱菊苣根,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具有清肝利膽、利尿消腫、減低尿酸、改善痛風的作用。玉蘭根一方面,通過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另一方面,通過利尿作用,增加尿酸的排泄量。 研究顯示,玉蘭根還可明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起到綜合調節身體的作用。 第四件:刮肝經 ![]() 《黃帝內經》指出:人臥血歸于肝。睡前刮肝經能改善肝經運行,促進濁毒排泄,減少其在關節和經脈的滯留。 方法:將雙腿彎曲打開,先從左腿開始,雙手相疊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如此反復30~50次,緊接著換另一條腿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