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魚腥草的食療功效:1、抑制流感:魚腥草全株均可入藥,對流感病毒、肺炎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有解毒、清熱、鎮痛、止咳、順氣、健胃等醫療作用,外用可治療疥癬、濕疹、痔瘡等癥。 2、烏發:魚腥草可促進頭發生長,合白發變黑,且有滋補強身之效。 3、抵制細菌:魚腥草中含于腥草素等揮發油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4、增強免疫力:魚腥草素和魚腥草煎劑均能明顯促進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進機體免疫功能。魚腥草所含大量鉀鹽有利尿作用。 5、改善毛細血管脆性:魚腥草能改善毛細血管脆性、抑制 漿液分泌、促進組織冉生,有助于鎮痛、止血、止咳,作為藥物主治肺炎、 百日咳、氣管炎、 乳腺炎、 中耳炎等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二、魚腥草的藥用功效: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岑草、蕺、紫蕺、野花麥等。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排膿消癰,利尿消腫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熱喘咳,肺癰吐膿,喉蛾,熱痢,瘧疾,水腫,癰腫瘡毒,熱淋,濕疹,脫肛等病癥。現代多用治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氣管炎,尿路感染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臨床報道廣泛用于治療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膿瘍、癌性胸水、感冒發燒、肺癌、宮頸糜爛、化膿性關節炎、習慣性便秘、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黃疸性肝炎、腎病綜合征、單純皰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膿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狀蕁麻疹、慢性咽炎、肛腸病、前列腺炎、紅斑狼瘡、血管瘤、預防鉤端螺旋體病等。以魚腥草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藥制劑有魚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用于肺膿瘍,痰熱咳嗽,白帶,尿路感染,癰癤等。又如復方魚腥草片(由魚腥草、黃芩、板藍根、連翹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用于外感風熱引起咽喉疼痛、扁桃腺炎等。魚腥草用于肺癰咳吐膿血及肺熱咳嗽,痰黃而稠等。前者,常與桔梗、蘆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作用;后者,常與黃芩、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藥同用。魚腥草用于熱毒瘡瘍,常與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內服外用均可。魚腥草用于熱林小便澀痛,常與木通、滑石、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同用。 別名:折耳根、臭菜、側耳根、臭根草、臭靈丹。 性味:性微寒,味苦。 歸經:歸肺經、膀胱、大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 主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喉哦;熱痢;癰腫瘡毒;熱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25g,不宜久煎;或鮮品搗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 三、魚腥草的臨床作用:1、魚腥草治肺膿瘍:鮮草洗凈炒菜吃,或用魚腥草5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魚腥草治扁桃體炎、咽炎:鮮魚腥草泡水當茶飲,或烹食炒熟當菜吃。 3、魚腥草治尿路感染,尿頻澀痛:取鮮草50克或干品30克,煎服。 4、魚腥草治急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痰中帶血:用魚腥草30克,甘草6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 5、魚腥草治子官內膜炎、宮頸炎、附件炎赤白帶、及小腹痛:魚腥草30~60克,蒲公黃、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6、魚腥草治毒蛇咬傷:取魚腥草62.5克,鹽膚木根31.25克,黃仔葉根l5.6克,飛揚草3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傷。 7、魚腥草治多種皮膚病:用鮮品搗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熱消腫、除痱止癢的作用。用全草煎水外洗治天皰瘡、腳癬。 8、魚腥草治癰癤發背、疔瘡腫毒(不論已破潰或未破潰):用濕紙包裹鮮魚腥草,置于灰火中煨熟,取出搗爛,涂敷患處。 9、魚腥草治療痢疾:魚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10、魚腥草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新鮮魚腥草適量,搗爛外敷患處,以膠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11、魚腥草治療肺膿瘍:魚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沖服。 12、魚腥草治療腎病綜合征:魚腥草(干品)100~150克入開水1000毫升,浸泡半小時后代茶飲,每日1劑,3個月為一個療程,療程間間隔2~3日。 13、魚腥草治療感冒發燒:細葉香茶菜20克,魚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將上藥共研細末,煎煮濾液濃縮,并與細末混合壓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兒酌減。 14、魚腥草治療習慣性便秘:魚腥草5~10克,用白開水浸泡10~12分鐘后代茶飲。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10天為一個療程。 15、魚腥草治療急性黃疸性肝炎:魚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10劑。 四、魚腥草用藥禁忌:1、虛寒癥及陰性外瘍忌服魚腥草。 2、孟詵:久食之,發虛弱,損陽氣,消精髓。 3、《名醫別錄》:多食令人氣喘。 歡迎關注、點贊、提問,您的支持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動力,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