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新春佳節,是所有節日中最盛大隆重的節日,每到這時,無論身處何地,人們都要趕回家與家人團聚,熬夜守歲共度良宵,向父母敬獻一份孝心。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每人應盡的義務。父母是天底下最辛苦、最任勞任怨的人,他們一直都站在“奉獻”的角色上不曾離開半步,父母對孩子、對家庭的奉獻是一種發自肺腑的“自愿”。如果說世上只有唯一的只有付出而不求回報的人,那就是父母,但是這并不能也不應該成為我們貪圖享受的理由,面對不圖回報的真情,我們沒有任何道理照單全收。 每年春節人們都會大包小裹地給父母買回好多物品,送給父母一些金錢,以此做為對父母盡孝的表示,父母在拿到這些東西以后,既舍不得吃又舍不得用,到最后又會把這些東西用在孩子們身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老人的物質生活已經相當富足,所缺少的是很難與子女團聚的機會。 子女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可回家看望父母的時間一年比一年少。隨著我們的長大,父母卻眼看著一天天變老,皺紋悄悄爬上了臉龐,白發偷偷染盡了青絲,而我們卻“忙”得忽視了這一切。我們就真的這么忙嗎?忙得只有在春節時才會“抽空”回家看望一下老人,放下一些東西或金錢,然后又匆匆離去,留下老人孤單寂寞地倚門守望著,我們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回家,“常回家看看”成為了一種奢望。 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游。”身在異鄉的中國人還在時刻想著回家看望父母,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能“常回家看看”?其實子女對父母最大的孝心不是給他們帶回去多少東西、送給他們多少金錢,而是經常回家給父母送上幾句溫馨的問候,陪同父母吃上一頓簡單的飯菜,送給父母天下最樸實的親情,陪同父母一起感受家的溫暖...... 玉鼠回宮喜辭舊,金牛賀歲孝迎春,不管我們送給父母什么樣的禮物,都不要忘記常回家看看,老人身邊能有兒孫相伴才是最大的樂趣,也是子女對父母最大的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