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先農壇內,一處古樹參天、遠離喧鬧的所在,坐落著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這里陳列著以北京為主的地域內歷代建筑遺物、資料與技術說明,展示著中國古代建筑的美與奧秘。(本篇圖片來源:蘭阇圖片庫) 這是出土于河北易縣戰國時期燕國下都遺址的陶脊瓦,上面的蟬紋顯然是模仿了青銅器的紋飾。 出土于北京地區的金代墓門,上面的圖案展示了當時建筑的特色,而“婦人半掩門”的形象是考古學金代墓葬斷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出土墓門上的鋪首銜環。 元代永樂宮龍虎殿模型(1:20)。永樂宮在山西省芮城龍泉村。 航拍照片資料:北京故宮三大殿鳥瞰。 中國傳統木作工藝的代表性工具。 明代景德街牌樓斗拱。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標志。 在高等級和宗教建筑中,藻井具有重要作用,它存在于殿堂的中心,又向上聚攏而起,具有強烈的審美效果和精神暗示作用。 早期的藻井十分大氣簡潔,但遼宋以前的木結構藻井實際上已經消失殆盡。 欣賞古建筑,我們或許會沉迷于帝王建筑的富貴威嚴、至高無上。 或許,那些蘊含在窗欞門楣中的細節更容易讓我們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含蓄蘊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