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輪回,人生在世悲歡離合,總是有起起伏伏,得意也罷,失意也罷,都會過去。所以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不知不覺,白露到了。 ● 白露簡介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65度,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地面和葉子上有露珠。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禮記》云:“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孝緯經》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進入“白露”,表征天氣已經轉涼,晚上會感到一絲絲涼意。 還有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1、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詳見雨水節下。 2、玄鳥歸:玄鳥解見春分,此時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3、群鳥養羞: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美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 白露養生 1、預防秋燥 白露為典型秋季氣候,容易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可適當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對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更容易接受。 飲食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心肝脾胃。辛潤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卜、銀耳、蜜棗等正當時。不過,白露不宜進食太飽,以免腸胃積滯,變生胃腸疾病。 2、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養生保健要訣,但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刺激,血流量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甚至導致心梗等。除此之外,體質較弱老人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 3、雙腳保暖 早晚溫差大就應該及時添加衣被,否則,極容易患上感冒,腳部分布著人體6條重要經脈,并且腳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最為不暢。所以有“寒從腳起,熱從頭散”說法。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癥的元兇。因此,白露應注意腳的保暖,鞋襪宜寬松、舒適、吸汗。 ● 地方風俗 1、清茶。白露節氣,秋意漸濃。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白露茶”。 2、米酒。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 白露詩詞 1、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2、飲酒詩 (其八)【東晉】陶淵明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3、雜詩【西晉】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壯齒不恒居,歲暮常慨慷。 4、情詩【三國魏】曹植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游者嘆黍離,處者歌式微。慷慨對嘉賓,凄愴內傷悲。 5、相和歌辭·玉階怨【唐】李白 701-761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6、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白露【唐】杜甫 712-770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7、送張光歸吳【唐】郎士元 727-780 看取庭蕪白露新,勸君不用久風塵。秋來多見長安客,解愛鱸魚能幾人。 8、宿煙含白露【唐】孫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露含疏月凈,光與曉煙浮。 迥野遙凝素,空林望已秋。著霜寒未結,凝葉滴還流。 比玉偏清潔,如珠詎可收。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9、悲秋【唐】盧殷 746-810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10、相和歌辭·烏棲曲【唐】王建 758-835 章華宮人夜上樓,君王望月西山頭。夜深宮殿門不鎖,白露滿山山葉墮。 11、郡中即事三首【唐】羊士諤 762-819 其一 曉風山郭雁飛初,霜拂回塘水榭虛。鼓角清明如戰壘,梧桐搖落似貧居。 青門遠憶中人產,白首閑看太史書。城下秋江寒見底,賓筵莫訝食無魚。 其二 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無限,莫教長袖倚闌干。 其三 登臨何事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12、新秋【唐】白居易 西風飄一葉,庭前颯已涼。風池明月水,衰蓮白露房。其奈江南夜,綿綿自此長。 秋題牡丹叢【唐】 白居易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涼夜有懷【唐】白居易 清風吹枕席,白露濕衣裳。好是相親夜,漏遲天氣涼。 衰荷【唐】白居易 772-846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南湖晚秋【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13、白露為霜【唐】顏粲 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 應鐘鳴遠寺,擁雁度三湘。氣逼襦衣薄,寒侵宵夢長。 滿庭添月色,拂水斂荷香。獨念蓬門下,窮年在一方。 14、白露為霜【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結為霜。入夜飛清景,凌晨積素光。 駟星初晰晰,葭菼復蒼蒼。色冒沙灘白,威加木葉黃。 鮮輝襲紈扇,殺氣掩干將。葛屨那堪履,徒令君子傷。 15、白露【唐】鮑溶 清蟬暫休響,豐露還移色。金飆爽晨華,玉壺增夜刻。 已低疏螢焰,稍減哀蟬力。迎社促燕心,助風勞雁翼。 一悲紈扇情,再想清淺憶。高高拜月歸,軋軋挑燈織。盈盈玉盤淚,何處無消息。 16、秋露【唐】雍陶 834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17、如夢令【南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醉花陰/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南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鳳凰臺上憶吹簫【南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