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覺得小學第一學期會比較辛苦,進入有規劃的學習生活,不少孩子的缺點開始一一暴露,膽小怕黑、笨手笨腳、愛哭粘人、注意力難集中,自控能力差,書寫亂七八糟……這些表現家長往往會歸咎于孩子的脾氣壞或學習差,可事實并非如此,他們中的一部分或許是患上了感覺統合失調。 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是指大腦對于身體各個部位的感覺器官輸入的信號進行整合,指揮肢體進行正確有效反應的過程,像視覺、聽覺、觸覺等都是感覺信號。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體質測評中心池霞主任解釋道:感覺統合失調則意味著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導致孩子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12歲前經過系統的訓練糾正最為有效,而這種異常家長是可以從以下幾點判斷感知。 1、前庭平衡功能異常:1)前庭功能不良,會出現視覺空間判斷的障礙。缺乏重力感的孩子,無法判斷距離和方向,因而常常有恐懼感和不安全感,易傷心、生氣、興奮過度。2)前庭功能不健全,肌肉張力會不足,使人很容易疲倦,孩子常坐姿不正,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3)容易與人沖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4)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2、視覺感不良:1)表現是盡管能長時間地看動畫片,玩電動玩具,卻無法流利地閱讀,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或多字少字。2)寫字時偏旁部首部顛倒,甚至不認識字,學了就忘,不會做計算,常抄錯題抄漏題等。 3、聽覺感不良: 1)聽覺過濾能力差的孩子,無法適當過濾環境中不重要的聽覺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聽覺刺激所干擾,導致注意力分散。2)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拉四。3)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等。 4、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1)觸覺防御過當的孩子,常常如驚弓之鳥,任何細微的刺激都會引起反應,忙于應付各種觸覺刺激,而無法集中注意力。2)觸覺依賴的孩子,得不到滿足時,常有不安全感、沮喪等不良情緒。3)對正常、細微的觸覺刺激過于敏感,常有過分的反應,導致這些孩子易與人沖突,人際關系很差。4)害怕陌生的環境。5)吮手、咬指甲、愛哭、愛玩弄生殖器等。6)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7)偏食或暴飲暴食、脾氣暴躁。 5、痛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1)冒險行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2)少動,孤僻,不合群,做事縮手縮腳、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為。 6、本體感受失調:1)本體感不良的孩子,會產生無法判斷視覺空間的現象在人多的地方,常有迷失的感覺,也會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際關系的嚴重不良。2)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閉上眼睛容易摔倒。3)站無站姿、坐無坐相。4)容易駝背、近視。5)分外怕黑。 7、動作協調不良: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 8、精細動作不良:1)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腳笨拙,手工能力差。2)這些問題無疑會造成兒童學習和交往的障礙,盡管這樣的兒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腦的協調性差影響注意力和記憶力、影響言語表達、影響人際交往,因而直接影響了兒童學習、生活、運動,也影響人際關系,防礙正常的成長發育。 由于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通常出現于4~12歲,家長由于發現了此類問題才予以干預,所以一般有該問題的孩子的感覺統合訓練都要到4歲以后才開始進行。但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其實越早干預,對孩子以后的發展來說,就越是有利。 FS:這里是感覺統合與學習能力的交流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