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宏大又細微,具體感想如下: 一、脈診的對應部位 這個并不陌生,在《傷寒論》中提到,寸口往往對應胸膈以上部位的疾病,包括心、肺、氣管以及五官官竅等。關脈一般候中焦,包括肝膽和脾胃。尺脈一般候下焦,女性一般盆腔,男性前列腺、腿等。脈診的對應部位,重點體會。老師還講授了寸、關、尺脈具體的脈證、病證、病機、癥狀、方藥等,特別提出的是,脈象在診斷病情,判斷病情上有指導作用。 二、脈診與病機的相關性 1、脈與病證之間不是簡單機械的對應關系,依據“脈象”,采用對號入座的方式對病證做出判斷,不是在醫理層面上去分析、認識脈象在辨證過程中的意義,拘泥于規律常法,易使脈診陷入僵化的思維程式。 2、在脈診的過程中分析病機,有時還要借助一些癥狀、主訴,不能單純靠脈診,但是當一些病人的主訴有問題者不可靠的時候需要以脈診為主,有時候病人的主訴是次要的,因為某個脈象,病人是否有癥狀不重要,都要開這個藥,有時以脈診為主,有些以主訴為主,沒有明顯的標準,這其中分寸,需要豐富臨床經驗,才可準確把握。 3、適當的將脈和證做個取舍,但是前提是脈證對應,脈和證之間肯定是相通的,背后都是有連接性的,要更深層次的探討脈和證的關系,能不能單獨通過脈來推導病機,有沒有癥狀都無所謂,直接調理病機即可,這是平脈辨證的核心思想。 4、脈象是中醫辨證的主要客觀依據,但是脈象跟證候一樣,單一的比較少,多是復合脈,必須通過復雜的脈象判斷疾病的病機,再由病機結合患者的具體癥狀,選擇最佳的方藥,有時必須四診合參,了解病史,互相參證,綜合分析。 三、臨床常見八大脈象證治 浮脈 除了其特征和多見于表證外,還有五個具體情況: 1、寸脈浮,或三部脈皆浮 可根據不同情況考慮桂枝湯證、麻黃湯證、葛根湯證。 2、脈浮滑 多是外寒里熱,多用小柴胡湯、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越婢湯等,如果單純外寒里熱,就用大青龍湯,輕證可用銀翹散治療。 3、寸脈浮細,重按無力,尺脈沉 又有周身關節尤其是腰部酸痛,考慮風濕在表,可以用麻杏苡甘湯。一得外感,一得表證,立馬表現出關節疼痛,類似類風濕的表現,臨床上可能會用葛根湯合上四妙散再合上麻杏石甘湯。 4、三部脈皆浮,關脈重按無力 多為太陽太陰合病,可用小建中湯或者桂枝人參湯加減,此處注意兩方鑒別,主要區別是是否胃痛,胃痛兼表證,大便調的胃腸型感冒用小建中湯加減,不痛兼表證,大便偏稀,稍微食用涼物就腹瀉的胃腸型感冒用桂枝人參湯加減。 5、津血大傷;高血壓、血管硬化的患者 這些都不屬于表證的范疇,此時治療有兩個策略:一是表證的病人解表,一出汗,脈管的壓力就緩了,浮脈立馬就收回去了;二是高血壓、血管硬化、本身血容量就很大的病人的浮脈,要從另外角度考慮,高血壓多用柴胡劑合四妙散,四妙散是降壓基本上必用的,利濕,降低血容量,能降壓。 沉脈 除了特征外還有八種具體情況: 1、寸脈沉 多是水飲為患(痰飲、水濕、濕熱),會出現水氣凌心等癥狀,還有一些人的耳鳴、耳聾、眩暈可以從寸脈上找到原因。 2、寸沉、關尺都沉 考慮為水飲內停中焦或上焦,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為苓桂術甘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證,月經不調時合用當歸芍藥散,懸飲或胸水或心包積液可考慮合用葶藶大棗瀉肺湯。 3、寸脈沉、關尺脈沉滑弦 分兩種情況:沉中帶弦,就是少陽挾飲,平脈辨證就可治療,可考慮小柴胡湯合苓桂術甘湯。還有一種情況是少陽陽明合病挾飲,可以與小柴胡湯合苓桂術甘湯加生石膏。還有其他癥狀臨床可以加減藥物或合方。 4、寸、尺脈皆沉,而關脈獨旺 考慮為氣郁不展、水濕相合證,可考慮逍遙散合苓桂術甘湯、茯苓杏仁甘草湯。其他癥狀可辨證論治,加減用藥或合方。此類病人調理時一般同時治療,哪個好解決先解決哪個,首先以少陽為主,逍遙散或者小柴胡湯為主,加上化飲的藥,要么合上四妙散,熱象不明顯可以合上五苓散,明顯四妙散和白虎湯或生石膏,上邊要向下引,會加苓桂劑,睡眠不好加生龍骨、牡蠣,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作用,此類病人年齡大點,也可以有代謝疾病,高血脂,高血壓,還有一些血壓不穩。 5、關脈沉或沉細 往往有脾胃虛弱的表現,臨床上通過脈診基本上可以判斷患者脾胃之氣的強弱,同時也為辨證處方提供了依據。當你覺得調理其他不太好時,通過脈象,先調理脾胃,脾胃好了以后,其他癥狀可能會緩解很多,胃氣充足了,再談其他的,平脈辨證,找到一個核心,要有策略,不能讓病人牽著鼻子走。 6、寸關尺三部皆沉,尤以關脈沉顯著 多提示脾胃虛弱而且多有痰濕內停,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平胃散和厚樸生姜半夏甘草湯。 7、尺脈沉 病位在下焦,項背、腰背疼痛都可以用葛根湯加減。臨床上有人治療腰背疼用葛根湯加附子和白芍,葛根和白芍30g,不考慮脈象,單純用葛根湯,麻黃用到10g,基本都能緩解。假如病人脈象特別沉,又伴隨有腰痛,這時多為少陰病,可以用葛根湯加茯苓、蒼術、附子等,也可以葛根湯合上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陽散寒解表。 8、尺脈沉 寒濕之氣下注,腎著湯證的臨床表現,現在腎著湯合上葛根湯可能效果更好,后世的逍遙散,可能就是在葛根湯的基礎上加味而成,可辨證使用。 弦脈 除了其特征和主治證之外,還有三種具體情況: 1、寸脈弦 關尺皆弦 三部脈弦,多有氣滯、氣郁證,可考慮柴胡劑加減。 關弦、尺弱 上實下虛證,可考慮竹皮大丸,也可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把上面的熱引下來,再慢慢解決其他,這里有一個原則需要理解:有三陽先解決三陽問題,好解決,如果解決三陰容易直接勾起火,引起患者不適,治療上要關注。 2、三部脈皆弦 多為肝郁氣滯、痰濕內停中焦,可用柴平煎(小柴胡湯合平胃散)加減治療。治療后脈象和緩;胃氣恢復;舌苔變薄。平脈辨證,把病機推斷出來,先解決核心。再根據其他癥狀,可選用其他方劑。 3、關脈弦,但重按無力,或重按空虛 多考慮有氣滯證,兼脾胃虛弱,鼓動無力。可根據具體情況用四逆散、平胃散、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逍遙散等治療。 滑脈 除了特征外還有七種具體情況: 1、關脈滑有熱,重按無力 上熱下寒證,臨床上多用半夏、生姜、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柴胡桂枝干姜湯亦可以治療上熱下寒證,但上熱多是少陽之熱,關脈多弦,而三瀉心湯的上熱多為陽明之熱,關脈多滑。少陽之熱與陽明之熱不好區別時,可通過脈象的弦或滑來判斷。 2、關脈滑、重按無力 可以考慮竹葉石膏湯,既可以清熱,又可以補脾胃之不足。 3、尺脈沉滑 多提示濕熱下注證,臨床可選用四妙散、柴桂桂枝干姜湯合四妙散、附子理中湯合四妙散加減。 4、濕熱下注下焦時,可選用豬苓湯。此處要注意,發燒的病人,除了有些外感的,肺炎的,還有一些是泌尿器感染出現發燒,下焦尺脈的滑度與普通外感不一樣,尺脈表現明顯,外感是寸脈表現明顯。 5、尺脈弦滑有力 分兩種情況,有里熱,熱迫血旺行,此時不能一味止血,還要清熱。還有一種情況,熱挾瘀血證,可用膠艾四物湯加生石膏治療。 6、尺脈沉細滑 多為血虛血瘀挾濕,可與當歸芍藥散加減。 7、關脈略帶弦 多有氣滯的表現,四逆散或逍遙散治療。 數脈 除了其特征和常見的疾病外,還有一種情況:關尺脈沉兼滑數 考慮為水飲挾熱,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與苓桂術甘湯合茯苓杏仁甘草湯加生石膏或合上白虎湯,或者是選用清利三焦濕熱的三仁湯加四妙散。 細脈 除了其特征和多見于氣血兩虛和濕邪為病以外,還有一種情況: 尺脈沉細 多提示血虛水濕證,可選用當歸芍藥散加減。 還多見于腎病患者,典型的里水證,可用越婢加術湯加減。 糖尿病和不孕癥的患者等,可用八味腎氣丸治療。 關節疼痛,多為下焦寒濕所致的,可考慮葛根湯加茯苓、蒼術、附子,或者葛根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 還有腎著湯證、桂枝芍藥知母湯證、柴胡桂枝干姜湯證。 澀脈 除了特征和多見于氣滯、血瘀和精傷、血少外,還有三種具體情況: 1、尺脈沉細或沉澀 最常見的就是月經推遲,而且寒凝血阻的原因比較多。 此處還提到了《金匱要略》第20條,以及諸積大法,需要學習。 2、沉細澀跗骨 增生、囊腫都屬于積的范疇,多是痰瘀互結所致,臨床上可酌情與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抵擋湯、下淤血湯治療。 3、脈有弦象 考慮有氣滯的存在,可與柴胡劑,且在辨證的基礎上可加用消瘤丸,即玄參、牡蠣、浙貝。 緊脈 除了其特征外還有五種具體情況: 1、三部脈浮緊 《傷寒論》第3條中多表現為三部脈皆浮緊,可考慮與麻黃湯、葛根湯、大青龍湯。 2、脈沉緊 血壓表現多為低壓高,高壓正常過略偏高,這類患者服用降壓藥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時高時低。 3、寸脈沉緊 多為水飲上沖所致,可與苓桂術甘湯合澤瀉湯、茯苓杏仁甘草湯。 若同時有關尺脈沉細,考慮為濕熱彌漫三焦,可與三仁湯合苓桂術甘湯、四妙散清利三焦濕熱。 4、尺脈沉緊,重按無力 多考慮上熱下寒證,可與柴胡桂枝干姜湯。 5、寸關脈弦緊、關尺沉緊、重按無力 多為上盛下虛證,可用鎮肝熄風湯加減。 脈診理論很多很復雜也很重要,脈、證、病機、方藥是一條線穿起來的,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
|
來自: 夏千秋6xy3t9fy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