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花貨,我們也不得不談一下為仿生器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人。如果按時間來劃分,中國的歷史上有三個人擔當起仿生花貨大師的稱號——清朝的陳鳴遠,民國時期裴石民,現代大師蔣蓉。這其中陳鳴遠成名最早,影響也最廣。 目前的紫砂圈子里,比較公認的看法就是,陳鳴遠是能與供春、時大彬并稱的三大名匠之一。供春是誰?昨天我們的文章里講了,是紫砂壺的鼻祖;時大彬是誰?我們也講過,是他把以前笨重的大壺改成更適合文人把玩、精致小巧的小壺(我記得好像是講過這個知識點,如果沒講過,現在這里劃重點,以后要考的)。與這兩位可謂開創一個紫砂新時代的巨匠齊名,可見他對紫砂文化發展的影響之重。 陳鳴遠最大的貢獻就在于他開創了紫砂的花貨領域,把生活中常見的瓜果、蔬菜,乃至松、竹、梅等作為創作題材,作品清新動人、妙趣橫生,他也善于把宮廷中的古董陳設,如青銅尊等雜件文玩,以紫砂材質來演繹,達到了仿古而超越古器的水平。莫逐陶社里的很多作品也都借鑒了陳鳴遠作品的風格。 談到他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上圖的南瓜壺。壺體像形一圓碩豐滿的南瓜,巧妙自然,壺體為南瓜形,壺蓋為瓜蒂狀,壺嘴由瓜葉卷成,壺把則是瓜藤。壺身筋囊生動自然,壺嘴、壺把造型和諧統一,葉脈藤紋刻劃逼真,極為自然可愛。 作為一代巨匠,陳鳴遠的傳世作品其實并不多,真跡難尋、有價無市,壺友想要收藏的話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壺友如果喜歡花貨不仿考慮一下現代紫砂大師的花貨作品,比如莫逐陶社張月老師的壺!(是真的!請直視我真誠的眼神!不信你看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