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快樂 中秋節即將來臨,關于中秋你記憶最深的是什么呢?明月當空?團圓飯?五仁月餅…… 今天我們來聊聊月亮,關于月亮,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關注了,除了嫦娥奔月的凄美愛情、天狗吃月亮的驚慌失措,古醫書更是記載用月亮來指導養生和針灸。 《內經》提出:“人與天地相參與,與日月相應也”。 太陽的運行,決定著人體陽氣盛衰。但是有陽還得有陰。我們在跟著太陽養生的同時,也別忘了月亮。 01 月亮的周期變化 月亮主要有四種變化:朔、弦、望、晦。 朔:朔月,又叫新月,在陰歷初一前后,此時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表現為與太陽同氣落時,地球上見不到月光,為一月之始。 弦:當月球與地球的連線成直角時,地球上見到月亮半圓,稱弦月,分為上弦和下弦。陰歷初八前后,為上弦月。廿三前后,為下弦月。 望:陰歷十五左右,當地球運行到太陽月球之間,地球上見到的滿月,月亮最圓,是為望月。 晦:到了陰歷三十,月亮幾乎看不到了,是為晦月。 02 月亮與氣血 月亮的盈虧代表著天地間陰陽的消長,人的氣血盛衰也隨之受到一定影響。 《素問·八正神明論》提出:“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 《素問·歲露》認為:“月滿……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廓空……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這就告訴我們,當月圓時,人體氣血相對充盈、肌肉壯實、氣血充盛,腠理閉合。這時,人體即使遇到賊風邪氣的侵襲,也較表淺而患病輕微,對人影響不大。 而當月亮虧缺時,人體氣血開始轉虛,外形雖然如常,但肌肉消減、皮膚弛緩、腠理開泄。此時,若遇外邪侵襲,邪氣就會深入肌體里,導致“急”病發生。 03 月亮與月經 月亮會引發地球的潮汐,而月經為身體里的潮汐,是月亮對女性身體的影響。 在生理狀態下,婦女的月經變化與月亮盈虧關系最為密切。月經會在陰歷十五如期而至,因為此時陰血旺盛,血海滿盈下注胞宮而開始行經,經后則陰血漸弱、陽氣始生,陽氣充盈后又化生陰血,于是陽氣由強而弱、陰血又漸次旺盛,從而開始第二次行經。 現代醫學也研究證實:大多數女性的月經周期與月亮的盈虧呈同步反應,在與月亮盈虧周期相反的時間里懷孕者,宮外孕的發生率相對較高。 04 跟著月亮來養生 順應天時節氣變化規律,隨陰消而息,隨陽長而起,除“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外,還要根據月亮的盈虧做好起居養生。 朔月:陰極陽生,這時雖然看不到月亮,但是陽氣已經啟動,盡管溫和,但是生機浩大。 1、陰陽轉化的時刻最需靜養。初一為陰陽轉換的關鍵點,也應保持安靜,打坐便是很好的靜養法。 2、此時可以艾灸,幫助溫通陽氣,促陽氣上升。 3、多吃溫暖的食物,不吃太過寒涼的食物。 4、宜減少房事,可適當鍛煉身體。 望月:月滿時,陽氣旺盛,血氣實,肌肉堅。人會感覺精神舒暢,精氣神特別充足。人體衛氣充盈,邪氣不容易侵入。 1、但如果陽氣充盛太過,容易發脾氣,耳鳴目眩,睡眠不好。用手按壓腳底的涌泉穴,將過亢的陽收斂一下,讓心氣平和,一夜好眠。 2、飲食上避免吃太過辛辣刺激或是過于溫補的食物。這時候進補,會讓「血氣洋溢」,可以吃一些百合,鴨肉,雞蛋,銀耳等有滋陰效果的食材。 3、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此時也會覺得血液充盈,心跳加快,此時應注意靜養,保持良好心態,注意控制性預防性用藥,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以及大出血等的發生。 月缺:月滿則缺,當月亮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人體也相應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處于漸漸低潮的狀態。到了二十九,三十。月晦之時,陽氣收斂到極致,陰氣最盛。 1、此時邪氣容易侵入,更需注意養護,避免虛邪賊風,宜多多休息,減少消耗。 2、勿食寒涼清冷食物,要多吃溫性食物,可適當進補。 3、低血壓、代謝減弱、呼吸功能弱等疾病患者往往易發,要避免受寒,增強體質。 怎么樣,這些養生小秘籍你都記住了嗎? 中秋假期即將開啟,小編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 P.S. 嘿嘿,最后插播一條廣告,中醫一年通課程雖已開課,但想參加的同學還有機會哦(錯過的課程可以看錄像補齊)!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