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需要“走心”,從員工積極的心理需要和個性優勢出發,以“心”為本去激勵他人?!叭绻悴恍腋?,一定是你的領導讓你不幸福了”。這可不是在抹黑領導,許多時候職場中的不愉快,是不是來自領導,而且是你的直接上司?
在企業建設中,能否形成和諧的企業氛圍,關鍵在于領導能否有效進行“領導激發”,轉變管理風格和管理行為。
“領導激發”既是員工所感受到的領導引領和激發員工的程度。換言之,管理者要修煉幸福管理能力,通過對自己的管理風格的辨識,及對于不同管理風格的運用,實現有效領導;掌握心理知識和管理技巧,以“心”為本,從員工的心理需要和個性優勢出發,走進員工的心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因此管理者要辨識自己的管理風格,看看自己屬于哪一類型的管理者。命令型領導能夠嚴格控制自我,但缺乏移情能力、缺乏對他人感受的體驗;權威型領導者擁有較高的自信、移情能力和正確激勵方式的理解運用的能力;民主型領導者擁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協調和溝通能力。不過,出色的管理者并不是僅僅擁有一種領導風格,他們一般都會因地制宜地選擇相對有效的領導風格、營造良好的團隊協作氛圍,從而創造最佳的團隊績效。
“領導激發”又要求管理者能根據需要靈活轉換不同的領導風格,成為撬動員工幸福能力的杠桿。 指導員工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并提供有挑戰性并兼顧愉悅性的工作;能使員工激動奮發,感受到激發感;重視員工的意見,鼓勵員工發現問題并積極創新,讓員工真正成為團隊的一份子,有強烈的參與感。管理者“走心”,不僅需要用心去思考和調整自己的管理風格,提升管理能力,也需要從員工積極的心理需要和個性優勢出發,以“心”為本去激勵他人。
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提出“雙因素論”闡明了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兩大因素:保健因素是一種預防性的維持因素,能消除員工的不滿情緒,從而保持其積極性;激勵因素則能激發員工的精神,引導他們做出最佳的表現,并增強他們的進取心、責任感、成就感等。作為管理者,能以心暖心,運用好精神激勵是最重要的。以下就給大家提供一些借鑒思路:
1、創造條件讓員工快樂工作 “工作的酬勞就是工作本身!”管理者必須為員工尋求工作的內在意義,并且讓員工體會到??刹扇〉霓k法很多,比如讓員工有自己進行“工作設計”的自由,即在不影響公司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對自己的工作內容、職能及工作關系進行調整和修改。還有通過輪崗、調崗等方式讓工作內容多元化,保證工作的新鮮感和挑戰性,提升員工工作潛能。
2、滿足員工的成功和創新心理 成功可以使人獲得成就感。如果給員工創新的機會,他們就有追求成功的欲望。IBM 公司實行的激勵創新制度,對有創新成功經歷者,給予特權:有權選擇設想,有權嘗試冒險,有權規劃未來,有權獲取利益。這種激勵機制既滿足了創新者追求成功的心理,也使他們得到有效的報酬;同時,也是一種最經濟的創新投資手段。
3、寬容員工的失誤 企業視員工為家人,就不僅僅要給家人以溫暖和關懷,還要像家人般包容員工。某國有大型銀行的“幸福指數”測評結果顯示,管理者對員工錯誤懲罰的嚴厲度,會影響員工的幸福感知,從而間接影響企業的績效。因此,當員工出現失誤時,應先了解原因,并和員工一起尋求彌補的解決辦法,針對失誤對員工進行輔導培訓,并制定相應規則,避免日后出現同樣的錯誤。這樣既激勵了員工的成長進步,也規避了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 愛蓮商學院說:“走心”的管理,其實就是強調管理者從改善自己的管理風格和方式出發,提高讓員工幸福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用心理激勵等柔性的管理方式激發員工內在的積極動力,創造環境和條件讓他們去感受工作帶來的正向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