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秋膘」是民間的一大習俗,通常是說立秋后就可以開始了,把在夏天消耗掉的,在秋天補回來,攢下本錢過冬。但為什么小編現在才告訴大家呢? 原來立秋暑熱未消,天氣可能還會熱上一陣子,別急著進補。 如果你的夏天充滿了空調、電扇、大魚、大肉,建議還是不要貼膘為好,等到冬天再說。 北方人防燥,南方人祛濕 秋天是南北差異很大的季節,現在涼風颼颼的北方趕著買長袖毛衣,到底是應該選哪種調養的解決方案,小編也特別為南北方人士支招哦。 北方人 中秋后,秋高氣爽,濕度下降,氣候較為干燥,更易秋燥傷肺,出現口鼻干燥、皮膚干燥、口干唇裂、咽癢干咳等癥狀,也較易出現感冒發燒、氣管炎、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此時應側重潤肺養肺,除了飲食上偏于清淡、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可以多吃些有滋潤作用的白色食品,如梨、百合、銀耳、荸薺、蓮藕等。 南方人 一個夏天的消耗以及暑濕困脾,再加上過食冷飲等,人們往往脾胃較差,出現脾氣虛的表現如食欲較差、不愿動、精神不振易勞累、舌苔較厚等,體內濕氣較重。所以,在進補前應該以祛濕健脾為主,脾胃功能,祛除體內濕毒。 不要急著進補,過度飲食肉類,增加脾胃的負擔,影響消化,甚至導致腹瀉、腹脹等其他不適,可適當多吃些有健脾祛濕作用的藥食同源之物,例如紅小豆、薏米、山藥等,可以用這些食材煮成粥來健脾養胃祛濕。 貼膘從豆制品開始 常常有瘦子們在后臺提問,我們要怎么增肥,與其異曲同工之妙的貼秋膘,也應從豆制品、堅果開始,讓胃腸慢慢適應。尤其是脾胃怕涼的,可以多吃豆皮、腐竹等豆制品。 愛吃肉怎么辦? 對于好肉之人,海鮮是初秋進補的好選擇。各路新鮮魚鮮剛上市,去熱鬧的海鮮市場轉轉,大螃蟹、皮皮蝦、比目魚、鱸魚、黃花魚等鮮活誘人。而蹄筋、海參、鮑魚這種更適合隆冬進補,秋季不適合。貼秋膘也別補過頭,偶爾喝點山楂汁、蘿卜湯,消消食積挺好。 別拿秋膘當借口吃肉 秋天,許多人開始補身,但實際上,補品并不是適合每個人,更需要按需進補: 不要無病進補 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體質分清虛實陰陽來綜合調理。 不要過度進補 不要覺得“補”就是一味吃補藥或飲食上側重肉食等,實際上更提倡通過飲食上均衡營養來達到補益的目的,盡量不要以藥代食,飲食上也要顧及營養全面,瘦肉、魚、禽、蛋、奶、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都要囊括。 重“進”更要重“出”。現代人多重視飲食營養或保健品補養,但往往運動較少、忽視代謝廢物的排出,只進不出也影響健康。 尤其是在秋季,中醫認為秋與肺相合,而肺與大腸相表里,因此秋季更應注意代謝廢物的排出,故建議秋季養生應適當增加運動鍛煉,飲食多些新鮮蔬菜水果等,促進排泄通暢。 (完) |
|
來自: 為什么73 > 《正an個人收藏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