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識、健康與夢境 ![]() 諸位現在最大的問題在哪里呢?我看大家都到了中年,情緒不穩定,很多的煩惱,思想寧靜不下來,甚至于許多人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這是問題了。思想為什么停止不了?究竟是腦的問題,還是心的問題?這是中國文化儒道佛很中心的一個重點。人到中年以后,思想、情緒不能寧靜,一半是生理的關系。我們中國人有兩句詩——“月到十五光明少”,每個月十五月圓,人活了幾十歲,真正看到圓的月亮,恐怕沒有幾回;“人到中年萬事休”,中年差不多四十歲這個階段,太陽要下山了,當然很悲哀,這是個事實。身心不健康,容易動情緒,煩惱發脾氣,都是第六意識帶動思想和情緒的作用。 這個第六意識平常喜歡向外走,我們受教育及外界種種環境的影響,積累越來越深;年紀越大,第六意識的分別執著越頑固,污染越來越厲害。所以孔子講人生三個階段,所謂“少年戒之在色”,青少年的階段,男女關系最重要,所以孔子說要戒,戒并不是叫你不要做,而是要知道衛生和節制。什么是“中年戒之在斗”呢?例如要想做官發財啊,求功名富貴啊,要出人頭地啊,跟人賭氣,等等,這些是爭強好勝的心態,都叫做斗。所以要看得清楚,能放得下,太固執了會容易得絕癥。什么叫“老年戒之在得”?一個人越到老年越頑固,對于自心萬物都抓得越厲害,不肯放手,這是第六意識抓得很緊,所以老年人“戒之在得”。 人的思想情緒離不開意識,意識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的?現在醫學說是腦的問題,我不承認。像我有好幾位學生都是腦科的專家,最近寄來好幾種有關腦與禪定的研究報告,那是外國聯合起來做的實驗,很有權威。我說你們找來的打坐做工夫的那些人真得了禪定嗎?打坐、練氣功不是禪定啊!如果沒有真得禪定的境界與經驗,光是會打坐,把這種研究就叫做禪,這是靠不住的。所以意識是唯物還是唯心的,又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關于第六意識的分別思想,我們白天會思想,睡眠時會不會思想?會,睡眠會做夢,事實上沒有哪個人睡眠不做夢的。你說我睡得很好從來沒有夢,那是因為你睡醒忘記了自己做的夢,這叫做“無記”。講到夢很奇怪的,譬如莊子的“蝴蝶夢”,盧生的“黃粱夢”,唐人小說“南柯夢”,還有戲劇《牡丹亭》的夢,這都是很有名的大夢。 盧生這個“黃梁夢”,大家也許不知道,爭取一點時間說一下。呂純陽在道家修神仙法門里頭的地位等于禪宗的六祖,非常有名。他遇見盧生去考功名,路過邯鄲,住進旅店準備吃飯,店主人拿黃粱米做飯。盧生很疲勞,呂純陽借給他一個枕頭,他靠在那里小睡,做了一個夢,夢中考取了功名,一帆風順做到了宰相,功名富貴一切俱全,最后不曉得犯了什么罪要被殺頭,一下醒了,這夢的一生經過四十年。他醒來看看,店主人的黃粱飯還沒有熟呢!呂純陽一笑說:“四十年的功名,舒服吧!”盧生大吃一驚,心想我做這個夢他怎么知道?因此就跟他修道了。后來清朝有個人作了一首反游仙的詩很有名,詩曰: 四十年來公與侯 縱然是夢也風流 我今落魄邯鄲道 要向先生借枕頭 他說一個人活了一輩子,假定像你們這樣歐美留學回來,做了幾十年重要的領導位置,多了不起啊!明明知道是個夢,也很舒服啊!那個人說現在我一輩子倒霉,什么都做不好,不能發財又沒功名,想要向呂純陽先生借個枕頭用一用,也做個同樣的夢,多好啊! ——恭錄自《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后語》 南懷瑾先生講述
|
|